一、 背景与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越是情况复杂、基础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党的组织、做好党的工作,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楼宇经济已成为重要的经济业态,商务楼宇作为“两新”组织聚集地,人才、资本、资源高度聚集,已然成为“竖起来的园区”。“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是我国基层党建的内在规律和基本原则。作为城市基层党建新生事物的楼宇党建工作也因此被纳入了党委政府的视野,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领域。作为云南省会城市昆明市中心城区的盘龙区,现有投入使用楼宇83栋,实有税收达到千万元以上的商务楼宇40栋,亿元楼位列全市第一。盘龙区各级党组织一致认为,经济最活跃的地方,也应当成为党建最有力的地方,从某种程度而言,牵住了楼宇党建的“牛鼻子”,也就抓住了我们当前城市党建工作的先机。但是,不同所有制、不同行政隶属关系的企业共存于同一栋经营性楼宇之中,其立体、多元、复杂特点,使传统党建工作方式难以满足楼宇党建工作要求。在区委领导下,盘龙区委组织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社区党组织立足辖区商务楼宇众多的实际,探索从“支部建在楼上”到“联合党委建在楼上”,从“一统四联”楼宇党建带动商圈党建模式到“楼宇+物业”“商务楼+居民楼”等楼宇党建工作模式,逐步破解突破楼宇基层组织设置界限、党员教育管理困境和作用发挥难等难题,有效整合了楼宇资源。目前,全区投入使用商务楼宇都已实现“两个覆盖”,“竖起来的园区”已成为党建工作重要领域。
二、 做法与经过
(一)注重激活“红细胞”,优化组织设置,夯实楼宇党建基础。在认真分析研判基础上,按商务楼宇产权性质、类型,入驻企业业态、规模等进行分类和培育。以物业公司、产权单位、入驻企业或社区党组织牵头建立“物业型”“工作站型”“枢纽型”等商务楼宇党组织。在摩玛大厦、领域时代等产权多元、产权经营权相对分离的的商务楼宇,成立物业公司党组织牵头开展楼宇党建工作;在俊发中心、奥斯迪商务中心等产权单一、投资管理一体的商务楼宇,依托产权单位或龙头企业组建党委,统筹开展楼宇党建工作;在金尚壹号、金苹果大厦等中小企业多、党员少的商务楼宇,组建商务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党组织,抓实楼宇党建工作。在组织开展活动时,打破以往党组织活动仅向所属党员开放的模式,积极倡议和号召组织关系在其他党组织的楼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职工群众参加,开展楼宇“支部联合活动日”等,破解单个非公企业难以单独开展活动的难题。
(二)坚持增强“引领力”,突出政治功能,党建引领助力发展。制定《加强楼宇商圈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施办法》,明确7大类24项党建任务,细化工作标准,解决楼宇党组织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推进楼宇党组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充分发挥楼宇党组织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深化“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促进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争先进。推行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企业管理层重要会议、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沟通协商、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制度,推动党组织有效融入企业决策管理。建立“三联三会”制度,推动党组织书记联系出资人、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中层骨干、党员联系职工群众,定期召开民主恳谈会、党群议事会、党企联席会制度,将党建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每个环节。开展“非公先锋兴企惠民”行动。按照企业需要、党员欢迎、职工赞成的原则,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在服务发展、促进转型升级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引导非公企业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活动,推广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金点子”“微心愿”等做法,让党员平时看得出、关键时站得出、危难时豁得出。
(三)强化统筹“推动力”,创新工作载体,整合资源建强阵地。针对楼宇党建工作“缺阵地”难题,出台《关于建设商务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的实施方案》《商务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管理办法》,探索“楼宇+物业”“楼宇+龙头企业”“楼宇+社区”共享平台。按照“一楼一站、党企联建”的工作思路,由社区党委牵头整合资源,结合楼宇内物业公司、龙头企业稳定性较强的特点,依托其党组织建立“1+N”党建阵地体系,在楼宇内建设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内设党建工作指导站(党组织和党员孵化中心)、群团工作指导站、流动党员服务站,还结合楼宇内白领的兴趣爱好特长,成立了摄影协会、瑜伽俱乐部、读书会等社团,形成党群共建共管工作模式。整合楼宇内入驻单位会议室、活动室等阵地,设立党建文化长廊、党群议事厅、“两新”先锋新时代讲堂、政治生活厅、楼宇会客厅、阅读吧、书画苑等阵地,各企业共建共享。依托党群活动服务站,组织开展各类学习交流、联谊互动、技艺比拼、岗位练兵等活动,如银海国际公寓楼宇“读一本好书”“身边人讲身边事”、时政微课堂、楼宇特色党课等,创新党员教育载体;俊发中心盈科“有话你来说”周五下午茶沙龙,摩玛大厦“和谐杯”乒乓球赛等,推动党组织从“建起来”“转起来”向“活起来”,使党组织真正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
(四)凝聚合力“强服务”,多部门联动发力,提升楼宇党建实效。把服务作为楼宇党建的鲜明主题和主要职责,紧扣党组织、企业和员工的多元需求,建立楼宇企业需求、资源、服务、活动“四个清单”,探索党建工作与楼宇经济互促共进工作模式。依托党群活动服务站,开展一楼一册一户一表调查,帮助转接组织关系;接纳楼宇员工的入党申请,并进行培训、培养和发展;组织党员志愿者参与社区精神文明活动和其他公益活动;开展流动党员“双找”“安家”等工作。在抓实党务服务的基础上,联动市场监管、税务、统计、派出所等经济、社会事务服务部门,设立“1+1+6”楼宇服务中心、人才(人事)服务直通站等,开通“盘龙楼宇”公众号,开展政务、社务、商务、法务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招商引资机会、出资人服务、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等服务,实现楼宇经济事务和党建工作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服务。率先在全省成立县区级楼宇经济促进会,开展了“城市迭代”系列沙龙活动,推出一周一局“店小二”精准服务,让服务“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实现政府服务企业“零距离、零等待”。
(五)着力打造“共同体”,建立健全机制,汇集区域共建合力。以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健全街道、社区、商务楼宇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提高楼宇党建工作整体效应。筹建了楼宇党建联盟,以建设“核心街区,先锋楼宇”为目标,通过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阵地联建、保障联筹、服务联送,形成“一个中心,双向服务,三级联动”工作模式。即以楼宇驻地为圆点,按照“楼宇社区共建‘大党委’、楼宇组建党总支部、楼宇企业组建党支部”的原则,构建街道、社区、“两新”组织“三位一体”楼宇党建议事机制,形成“楼宇+社区+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通过搭建“线上+线下”信息咨询、互动交流、共建共赢平台,开展红色驿站、橙色公益、蓝色互联、绿色共享、金色示范 “五彩活动”,实施人才提升、文化引领、品牌培育、业主聚力行动,最终实现项目聚集、人才聚集、服务聚集。发挥楼宇党组织枢纽作用,引导楼宇党员白领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打造区域责任共同体,以楼宇党建工作助推社区建设。
三、 成效与反响
(一)推进“两个覆盖”有效提升,筑实了楼宇党建核心。通过将“支部建在楼上”的做法,逐步形成“一中心、多堡垒”的党建格局,加大党员的教育管理力度,有效地解决了楼宇内因各单位党员人数少、党组织无法建立,从而导致大厦楼宇长期处于“无处过组织生活、无人接转组织关系、无法发展新党员、无从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四无”状态,推进组织覆盖和建设以及能力提升。同时,探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特色党建活动,如政企沙龙、一周一局“店小二”特色服务活动、“头脑风暴” “双楼”议事等活动,创新党群活动方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带动楼宇党建整体提升。
(二)统筹各类党建资源,逐步补齐活动阵地短板。本着结合实际、务求实效、重点突出的原则,统筹各类资源,采取社企联建方式,稳步推进楼宇党群活动服务平台建设。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通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孵化,流动党员管理和党员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功能,把服务党员与服务群众相结合,在服务党员上突出实用性,在服务群众上突出创新性,在党建工作上突出楼宇的特色性,打造了服务流动党员的温暖驿站、发挥党员作用的有效平台,凝聚企业员工的重要渠道、巩固城市基层的前沿阵地,提升了楼宇企业的内聚力和社会影响力。目前,全区已建立9个各具特色的商务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有效解决了楼宇活动阵地缺乏、服务载体单一的难题,也为全区楼宇推动工作开展提供了借鉴。
(三)突出示范典型培育,探索了区域共建共融共赢新机制。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按照“一楼一特色”的思路,试点开展了特色党建商务楼宇创建工作。在银海国际公寓、金尚俊园C座等企业规模小、党员少的楼宇,由社区党委或龙头企业党组织牵头,采取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文化联塑、发展联促的方式,探索了“以大带小”“小微联合”等“联合抱团”开展党建工作的工作方法。以“红色物业+”为突破口,在商住混合楼宇摩玛大厦,设立“红色代办点”等开展了楼宇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有机融合的探索。依托国际友联商务楼宇探索建立商务楼和居民楼“双楼”议事机构,形成“白领”和“白发”结对互助、企业和小区共建和谐睦邻的良好氛围。云南奥斯迪实业有限公司党委探索的党委统筹管理党建资源,支部联建、资源联合、服务联动、争创联评“一统四联”商务楼宇党建带动商圈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商圈内各领域各行业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助推了区域社会治理能力提升。
(四)推进“五务”进楼宇,推动了党建工作和企业发展“同频共振”。依托商务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1+1+6”楼宇服务中心等,推进党务、政务、社务、商务、法务“五务”进楼宇,实现党建工作、行政事务、社会管理、商业服务、法律咨询等职能的有机融合。通过一系列楼宇党建活动和党群服务,发挥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加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党员、群众及企业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企业间和政企、社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完善了楼宇经济发展服务体系,实现党和政府对“竖起来的园区”的有效管理,逐步形成社会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资源共享平台、楼宇经济平台,助推楼宇经济快速发展。
(五)组建党建联合体,助推了城市基层党建新发展。以“组织共建、载体共筑、资源共享、品牌共塑、互利共赢”为目标,探索了以楼宇党建联盟为核心,设置6个楼宇集中的片区分中心,发展若干“两新”组织党组织的“1+6+N”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了楼宇作为社区党建网格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把楼宇资源与区域内行政资源、社会资源进行统筹,编织好社区、楼宇、社会三张工作网,实现了区域发展共商、党员教育共育、活动阵地共享、社企活动共办、公益事业共助,为推动辖区汽车、金融业、旅店业等行业组建党建联盟及创新开展工作提供了示范。
四、 经验与启示
(一)创新理念是前提。楼宇党建工作起步晚、基础比较薄弱,是基础党建中的新兴事物和短板,需要突破传统固化模式,创新理念,跳出传统党建模式的束缚,探索用“新概念”“新理念”来创新工作方式和抓手。
(二)组织覆盖是基础。只有依托楼宇产权单位、龙头公司、物业公司或楼宇党群活动服务站,建立楼宇综合党组织,以“顶层不变”应对“企业常变”,才能有力解决楼宇企业建立组织难、党务工作不专业等问题。
(三)精准服务是关键。立足楼宇单位需求,创新党建载体,提供精细周到服务,搭建楼宇党员群众服务平台、活动平台、交流平台、参与平台和展示平台,用活动吸引人,用服务凝聚人,使服务成效倍增,提升党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四)资源整合是手段。只有坚持“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思路,通过租赁、整合、借用、置换、合用等方式,把单纯的“单位制”党建变为“区域化”党建,才能在寸土寸金的商务楼宇破解阵地建设难题,为楼宇党建发展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
(五)助推发展是法宝。没有效益就没有生命力。既要解决企业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又要借助党组织力量,协调辖区职能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把优质、高效服务送上“楼”,让企业在党建工作推进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成为楼宇党建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