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云南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农业农村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举行,40年来农村改革的实践,推动了云南省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生活大变样。
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4.5倍
掌上春城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据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达3808.84亿元,比1978年增长94.2倍;粮食总产量达1929.53万吨,比1978年增长1.2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62元,比1978年的130.6元增长74.5倍,年均增长11.7%。
十八大以来,是农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实惠最多的时期。2017年云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3年增加3721元,农民收入增速连续8年呈现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良好势头,多年来农民收入增速位居全国前列。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受农村居民流转承包地收入大幅增加等因素拉动,云南省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1851元,增长10.6%。今年前三季度,云南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46元,增长9.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0.3个百分点。
云南森林面积占全国11.7%
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林业历经了1978年以来的粗放管理的时期到本世纪以来高度重视林业生态保护与推进现代林业的建设时期。
截至目前,云南森林覆盖率从历史最低时期的22.57%上升至59.7%,森林蓄积量从“十二五”的16.37亿立方米增长到现在的19.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增长。全省林地面积3.91亿亩,占云南国土面积的68%,占全国林业面积的8.5%;森林面积3.43亿亩、占全国的11.7%;是全国平均数的2.76倍;全省森林生态系统年服务功能价值1.68万亿元。云南已经成为全国重点林区,也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预计,到2020年,云南省森林总量和质量持续提高,森林覆盖率达61%以上,森林蓄积量达20.35亿立方米以上,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2%以上,草原得到有效保护,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1.8万亿元以上,林业行业总产值超过2800亿元,林农从林业中获得的人均年收入达3000元以上,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预计今年云南150.36万人净脱贫
改革开放40年来,云南省先后经历了救济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等四个阶段,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有556万贫困人口摆脱贫困。2017年全省贫困人口净减少115万人,实现1500个贫困村出列、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89%,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847元增加到8695元,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47个百分点。2018年预计全省可实现150.36万贫困人口净脱贫,1850个贫困村达标出列,33个贫困县有望脱贫摘帽。
2018年9月29日,云南省政府批准寻甸县等15个县退出贫困县后全省还有贫困县73个,占全省县域总数的56.59%,居全国第一。下一步,云南省将进一步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提高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准度,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掌上春城 记者刘东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