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自长桥海拍摄到的东方白鹳 徐刚/摄
进入秋冬季节以来,随着我国北方气温逐渐降低,蒙自长桥海国家湿地公园迎来了候鸟迁徙的高潮。据介绍,近一段时间以来,云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鸟类分会、昆明鸟类协会和州内的观鸟爱好者以及蒙自市的湿地管理部门不间断地对候鸟迁徙情况进行监测,取得了可喜成绩。继红嘴巨燕鸥被发现之后,东方白鹳、灰雁作为红河州鸟类新纪录被观察到,灰燕鸻等珍贵、濒危野生鸟类也相继被发现。与此同时,反嘴鹬、水雉等水鸟也同期抵达。
在蒙自长桥海拍摄到的灰燕鸻 张琦/摄
11月25日,两名观鸟爱好者发现一只与众不同的“大鸟”混杂于苍鹭、白鹭和钳嘴鹳的种群中。仔细观察这只“大鸟”,除体型较大之外,全身通体白色,飞羽黑色,粗状的黑嘴长而且直,眼睛周围有一圈红色,显著区别于其它大型水鸟。经鉴定,这只“大鸟”为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东方白鹳。
在蒙自长桥海拍摄到的东方白鹳(中间) 张琦/摄
东方白鹳是东亚地区特有鸟类,在俄罗斯远东和我国东北地区进行繁殖,每年9月下旬开始向南迁徙,主要集中栖息在我国东部地区。1992年1月5日至6日,科研人员在泸沽湖东南岸临水沼地发现越冬的东方白鹳,这是云南省的首次记录。云南省发现东方白鹳以来,虽在新闻中不时见诸报端,但经过鸟类分类学研究人员仔细辨认,野生个体误认率较高,而可靠、可信的记录却不多,在云南省仍属于零星分布和偶见状态。
在蒙自长桥海拍摄到的反嘴鹬 张琦/摄
同日,还有观鸟爱好者在一群快速飞行的鸻鹬类鸟类中,发现一只飞行姿势与燕类相似,但嘴较短,上体浅灰色,下体白色,尾叉不深,飞行时翼下覆羽黑色,翼下及翼上都很宽的白色翼带水鸟。经鉴定,这只水鸟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灰燕鸻。灰燕鸻虽然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有分布记录,但我国的观鸟爱好者只有前往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地区才能一睹它的风姿。
在蒙自长桥海拍摄到的灰雁 王剑/摄
灰雁属鸭科雁属鸟类,其体形似鹅,纯红色的嘴和脚在野外容易辨认,在我省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地区。经查阅公开资料,这是红河州首次发现。
在蒙自长桥海拍摄到的东方白鹳 张琦/摄
反嘴鹬属鸻形目反嘴鹬科鸟类,因其细长的嘴向上翘而得名。在野外观察时,反嘴鹬好似有一件黑色戴帽的坎肩,穿在白色的身上。2007年12月5日,在云南省香格里拉首次发现反嘴鹬踪迹。同年,在开远市三角海湿地所发现。此次在长桥海发现的反嘴鹬共有2群9只。
“长桥海、大屯海被国际鸟盟列为中国重点鸟区,编号:CN26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闻丞说,云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候鸟迁徙区。每年迁徙的季节,候鸟分为3条迁徙通道过境或停留云南,其中有2条迁徙路径恰好经过蒙自坝区,使这里的鸟类异常丰富。因而,加强长桥海、大屯海和三角海“三海湿地”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网 记者李树芬 通讯员张琦)
英文稿件:
Endangered birds found in Changqiaohai wetland in Meng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