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历时35天的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近日圆满落幕。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和举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重要节点,举办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通过特色演出、多彩活动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实现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提质增效,以350余项演出、活动打造“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惠及观众超过500万人次。
剧目丰富 中国原创获赞誉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艺术工作者相聚上海,演出45台剧(节)目,平均出票率、上座率近九成。
以高标准、广视野汇聚世界名家名团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一直以来的追求。今年,瑞士琉森音乐节管弦乐团与美国纽约城市芭蕾舞团首次亮相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掀起了观演高潮。音乐家安妮-索菲·穆特、潘德列茨基、帕沃·雅尔维等携手波兰华沙交响乐团、瑞士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等再度亮相,精湛的演出让乐迷度过了一个个难忘的夜晚。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继续发力原创,通过委约、邀约、合作等多种方式推出众多新作,原创首演作品占比由2017年的30%提升至50%,不仅享誉全球的英国舞蹈大师阿库·汉姆、美国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分别带来他们的精彩佳作,一批中国新创剧目更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无论开幕音乐会《创世秘符》还是歌剧《画皮》,无论音乐剧场《共同家园》还是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都显示着中国原创的高水平和精深技艺。
不忘初心 文化艺术结硕果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始终坚持“与时代同行”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一系列活动,记录和展现时代美丽而灵动的剪影。
《船歌》《爱在星光里》《许村故事》《小巷总理》《生命行歌》《星期日工程师》等剧目以不同艺术形式为大时代礼赞、为平凡人歌唱,展开了改革开放4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许多作品的题材内容敢于触碰重大、深刻的时代课题,展现出文艺工作者的思考与担当。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展览,不仅以名家大师的画作展现时代发展变迁,还别出心裁地举办舞台说明书展,以独特视角从小小说明书一窥大时代的风采。
举办了二十届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年邀请众多相伴成长的中外艺术家相聚黄浦江畔,以艺术之名一起“回家”,携手回望不忘初心之路。从举办之初的探索、尝试,到如今的品牌影响力扩展至全球,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发展成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在文化艺术领域结出的硕果。
高雅艺术 走进寻常百姓家
20年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逐渐健全、完善服务制度和保障机制,播撒艺术的种子,力争让人人参与艺术节、享受艺术节。
今年是“艺术天空”问世的第五个年头,这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公益惠民板块被亲切地称为“没有围墙的剧院”。“艺术天空”节目多元,涵盖多种艺术形式,总计58台逾百场名家名团的精彩演出遍及上海16个区,演出场次之多创5年来之最,在杨浦区举办的“上海共青森林音乐节”,在黄浦区举办的“十二小时特别活动”等,成为金秋时节上海最具热度的艺术话题。
举办导赏讲座、开展艺术交流、组织学生观剧团……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板块创意迭出,各类活动走出方寸舞台、走进百姓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群众尤其是学校师生切身体会艺术获得感。除了在上海本地观演、切磋,今年的“艺术教育”还促成了中国与波兰两国青少年、上海与香港两地青年之间的艺术交流,以及上海学生艺术团与新疆喀什大学交流演出等活动。
互联互通 合作交融拓新路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以其高水平和专业性广受认可,来演出交易会“买节目”正成为演艺界的一种共识。依托艺术节平台,国际演艺界具有影响力的专业人士每年齐聚上海,为中国文化、中国作品走出去出谋划策,积极与中国同行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描绘世界演艺新蓝图。
为了让参加艺术节的海内外人士在有限的时间内观摩十几场演出和推介,并且不耽误参与论坛研讨和各种专业交流,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团队在筛选推介演出时,对时长、种类、受众以及平行活动的设置、用餐、交通安排等综合考虑,细节之处体现了艺术节的专业与周全。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不仅注重国际交流合作,也从未忽视与兄弟省市的互联互通。从长三角美术作品展到江苏文化周,从长三角文化主旨论坛到宣告长三角省级美术馆联盟成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促进长三角地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方面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中国文化报 记者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