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第十一届民族运动会组委会负责人:团结谱新篇 拼搏展风采
云南日报    12-14 08:13:27

在云南省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落下帷幕之际,运动会组委会副主任、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李四明在临沧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精心组织 比赛出彩

李四明认为,本届民族运动会是正值全省各族人民喜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的一次盛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组委会和临沧市精心组织,各代表团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运动会顺利完成了各项比赛任务,全面实现了“安全、公平、团结”的办会目标。运动会办出了一流水平、办出了综合效益、办出了临沧特色。这是一次展示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和运动水平的体育盛会,是一次促进各族人民大团结、大欢聚、大交流的盛大节日。

在历时10天的赛会中,来自全省16个州市和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的18个代表团,共2788名运动员、领队、教练员参加了比赛,彰显了民族运动会“平等、团结、拼搏、奋进”的宗旨,全面展示“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的理念。从精彩的开闭幕式暨大型文体表演,到竞赛表演场上的公平竞争、奋力拼搏;从载歌载舞、欢声笑语的民族大联欢,到赛场内外的交流互动。此次举办的云南省少数民族体育发展成就展内容丰富,观者数万。整个赛会处处洋溢着团结友爱、欢乐和谐的热烈气氛。竞赛项目方面,射弩、陀螺、龙舟等传统优势项目继续得到强化和巩固,高脚竞速、板鞋竞速多个小项目均破全省纪录。特别是射弩传统弩全能打出了195环的好成绩,超过上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冠军193环的水平;表演项目方面,创编和比赛质量全面提升。这些,为我们选拔优势项目、优秀运动员参加明年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打下了良好基础。

本届民族运动会各代表团运动员、运动队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遵守规则、服从裁判、尊重对手、顽强拼搏,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友谊。运动会充分展现与检验了我省民族体育发展的水平,充分展示了全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时代精神风貌,对于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中国梦云南篇章,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开拓创新 常抓不懈

我省民族众多,民族体育源远流长。全省长期开展的少数民族体育传统体育项目有300多项,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总数的4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民族体育资源大省。那么,如何利用好我省丰厚的民族体育资源,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李四明表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发展民族体育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紧密结合,始终把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工作、全民健身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常抓不懈。我们要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努力发现和挖掘新的项目,通过研究、整理,适时予以推广、运用。同时,要按照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在挖掘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加大创新力度,多推新品,多推精品,提高竞争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要结合“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与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相结合,与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相结合,互促互进。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经费投入,建设群众身边的设施,建立群众身边的体育组织,广泛开展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主的体育健身活动,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城乡社区。要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工作,建设一支有想法、有办法、出成绩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队伍。

李四明最后表示,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省民族体育工作者要牢记使命宗旨,响应时代号召,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云南日报 记者冯永生 方学良

编辑:金玉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