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琼和黄多荣
昆明信息港 记者劳学丽 通讯员张博 近日,由云南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和云南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18“云南好人”评选活动在昆明举行颁奖晚会,云南京环盘宸公司的环卫工人李美琼、黄多荣因在路边帮助产妇生子的善举被评为2018“云南好人”。
今年6月25日,云南京环盘宸公司一线职工李美琼、黄多荣在昆明下着雨的街头搭建临时“产床”,顺利帮助产妇生子,并于危难中解开了婴儿绕颈的脐带,母子平安,此善举得到了全国各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两名环卫工人看望她们接生的小家伙
评审组为两位获奖环卫工人写下了这样的颁奖辞:“大姐,你辛苦了!地扫得干干净净,你的心也是干干净净。躬下身去,是你平日的姿态,以这样的姿态捡拾垃圾、清扫路面,也以这样的姿态,挺身而出,迎接小生命的诞生。大姐,你说得对,这只是一件小事,人人都有种善良,然而普通人的善行义举才是社会文明的基石。大姐,你不是异乡人,你原本就是昆明的主人。”
“好人”的背后是丈夫风雨无阻的支持与奉献
每天凌晨5点半,环卫工作正式开始。李美琼和黄多荣负责清扫穿金路上一段来回近3公里的路面,已有3个年头,每天超过10小时,一年超过3000小时,她们守候着这里每一个角落的干净整洁。
李美琼今年45岁,曲靖宣威人。父母在她6岁时便相继去世,初中毕业后,她开始外出打工,烧过砖,经过商,干过建筑。期间的一次意外,不幸的压断了左手食指。然而,这一切都没有改变她爱说爱笑,努力生活的向上心态。
三年前,李美琼来到昆明打工。当时云南京环盘宸公司正在招人,该公司人工清扫班组长是李美琼的姐夫,便介绍李美琼和她老公刘勤邦以及他们的儿子到云南京环盘宸公司上班。由于工作努力、踏实肯干,刘勤邦如今也已经是路段上的班长了。
路遇产妇生子那天,李美琼第一时间就把老公喊来了:“他当天也在现场的,但因为生孩子这种事情嘛,男人也不方便上前,所以他一直在旁边指挥交通,并帮着拨打了110。当时还下着小雨,他就把雨衣脱下来给产妇垫在地上。”原来,“好人”的背后是丈夫风雨无阻的支持与奉献。
得知被评为了2018“云南好人”,要去省台录制晚会,李美琼还真是有点紧张。第一次站在偌大的舞台,成为现场的焦点,难免十分局促。公司里的同事给提了一些建议,李美琼听得认真,也记得仔细,没多久,她便把如何走台、怎样与主持人互动等细节编辑成微信发给同事确认,还在台下反复练习说普通话。
彩排间隙,李美琼把她上台的视频发给了还在路段上巡查的丈夫刘勤邦,丈夫回微信鼓励到:“加油,展现出最好的自己,你可以的!”平凡而普通的环卫夫妻,以最朴实的方式鼓励着彼此,相互扶持,相濡以沫。
世上任何事情都最怕“认真”二字,正式录制那天,李美琼和黄多荣精彩亮相,更将环卫工人的善良与质朴展现在了全省4200万人面前,获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
扫地就如同洗脸,把地扫干净是理所当然的事
环卫工人黄多荣
黄多荣今年49岁,与李美琼是同乡。比起开朗的李美琼,黄多荣显得有些沉默寡言,这也许和她的外表有关。因为脊柱严重弯曲,黄多荣比常人矮小许多。17岁那年,一次意外使黄多荣的脊柱严重摔伤,“那个时候如果家里能拿出300块钱,是可以治好的,只不过当时家里没那个条件,就放弃了治疗,落下了现在的‘背锅病’。”如今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黄多荣回忆起那段往事时,丝毫没有埋怨,而是为自己现在有能力向别人伸出援手而感到欣慰。
一辈子没读过书,为了讨生活,黄多荣和爱人从宣威老家来到昆明打工,租住在每月500元的老小区。来昆明三年多,最大的娱乐方式就是休息的时候看看电视,但挺身而出救助一个萍水相逢的路人,并花上几百元钱看望由她们带到人间的小家伙,眼睛都没眨一下。
“每天在这个路段上扫地,感觉这里的一切都跟我有关,闭上眼睛都知道这里的一草一木在哪。那种情况,不是医生也会尽力帮忙,因为这是在我的路段上发生的”,黄多荣早就把这里看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荣辱与共。
一个人的时候,李美琼偶尔会望着这条街道出神:“我的心愿就是能在昆明不生病、平平安安的,如果有能力,我希望可以一直在昆明生活下去。”而黄多荣现阶段的心愿则是把路扫干净,“扫地对于我来说就像洗脸一样,谁能不把自己的脸洗干净呢?真到了干不动的那一天,我就回老家养老了。”在与她们交谈的日子里,两位大姐积极向上的心态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人,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向善的心永远都不会变,她们救了一个孩子的命,同时也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9月12日,云南京环盘宸公司对包括李美琼、黄多荣在内的六名一线职工颁发了“精神文明奖”,并给予现金奖励1000元。拿过证书,两位大姐如往常一样腼腆,“这都是小事”是她们一直在反复强调的。成了“名人”,她们经常会被路人认出,但她们都会说“你认错了”,觉得这本是举手之劳,无需过多被关注。
的确,善良之人本就认为救人于危难是再平凡不过的事,感动的力量,有的时候来自经年累月,有的时候则会来自于瞬间壮举。亲切的陌生人,不平凡的平凡大众,在那个阴雨天湿冷的昆明街头,她们让身边的温暖不断延续,让生活增添了光芒,更让我们的前行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