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做好国土调查 建设最美云南
云南日报    12-25 09:08:43

1

李秋明/摄

七彩云南,天赋异禀。这里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民族文化璀璨夺目。花乡水城、九乡溶洞,彩色沙林、爨乡风韵,东巴文化、三江并流等等,无不令人留连忘返,如痴如醉……

今年3月初,按照国务院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先行开展一批县级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通知》的部署,省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三调”办公室)确定昆明市宜良县、曲靖市陆良县、丽江市古城区为全省第三次国土调查示范县(区),先行开展第三次土地调查工作(下称“三调”工作),要求这3个县(区)积极探索“三调”工作经验,为全省“三调”工作树立标杆,打造全省可推广、可复制的精品工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添砖加瓦。

在省自然资源厅和示范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3县(区)结合实际,有力有序、稳步推进先行示范工作,以超前思维换取工作主动,形成了一整套可行的技术思路和作业流程,为我省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起好步,做好示范。

2

外业调查举证

开展的前提——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三调”工作技术要求性强,任务繁重,时间紧、头绪多,只有各级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技术支持单位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推进,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内,高质量顺利完成先行示范工作。

“三调”先行示范工作正式启动前,省、示范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领导就多次对3县(区)示范工作进行部署、宣传动员,指导制定工作方案,反复强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重大意义和“三调”先行示范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省“三调”办公室还多次组织技术培训,确保调查人员持证上岗。

与此同时,3县(区)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三调”领导机构,多次召开“三调”工作会,研究、协调和解决“三调”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求各相关部门全力配合,并发文部署推进“三调”工作,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三调”工作的顺利开展。

3县(区)的技术支持单位对示范工作也极为重视,成立了由单位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三调”领导小组和项目工程部,及时组织技术人员进驻相应县(区)提供的工作场所开展工作。

“三调”先行示范工作启动后,示范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掌握工作进度、解决工作难题、给予工作保障;各级各部门及各界积极协助和配合,推进国土调查工作开展。

3

现场交流咨询

成功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实现“多规合一”最基础的工作和必要的手段,意义重大,责任神圣。

根据各地实际,制订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是确保高质量完成调查示范任务的关键。三县(区)通过试点摸清“三调”的相关要求、技术标准、工作重点和难点,研究制定相关技术规范、软硬件和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为我省全面开展“三调”工作积累了经验。

3县(区)均采用“内—外—内”的总体技术解决方案,即采用“内—外—内”一体化的综合调绘方法,内业初步判读、外业调查样本采集与在线举证、内业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工作相互协调配合,并采用“二级质量检查”的方法控制质量,最终形成一整套土地调查成果资料。“内—外—内”中第一个“内”主要是指内业图斑提取、内业信息提取、制作外业调查工作底图;“外”主要是指外业数据采集、外业调查核实和“互联网+”在线举证;第二个“内”,主要是指建立土地调查及专项调查数据库、质量检查、建立管理及共享服务平台、统计汇总分析及成果汇总等。

陆良县“三调”工作采用了以国家下发影像为地理基础、以“二调”和国家下发不一致图斑属性为信息基础的“全图解译、全图斑核查”为核心的技术思路。“全图解译、全图斑核查的作业方式,能最大程度让‘三调’数据库与实地情况、影像纹理相符,确保国土调查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一是通过定制软件将陆良县“三调”的内外业工作按照定制工作流程串联起来,在多人参与作业的情况下保证了作业流程和作业标准的统一;二是内外业数据无缝衔接,避免了传统土地调查中纸质图件转绘为矢量数据可能产生的错误,极大地减少了内外业流程衔接的工作量;三是外业调查信息使用平板采集后直接成库,最大程度确保了数据库信息与实地情况相符;四是外业调查支持无人机拍照、视频举证,解决了部分地区举证困难的问题;五是内业配置多样化图斑勾绘功能和各类数据分析功能,内业数据建库、表格汇总和图件编制一键完成,有效提高了“三调”工作效率。

古城区、宜良县“三调”工作在选择技术路线时则是按照继承和创新的原则,充分继承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充分利用“3S一体化”和“互联网+”核查新技术手段,以提高调查工作效率,确保调查成果准确性。古城区、宜良县“三调”采取的具体技术路线是:首先通过国家下发图斑及2016年度变更数据叠加至国家下发影像进行图斑边界修正、线状地物面状化、零星地物面状化、重点核实国家下发疑问图斑,并标注需外业核实及举证的图斑,同时结合影像进行变化图斑勾绘及标注,制作外业调查底图(矢量底图),然后进行外业核实及举证,外业工作完成后由内业建库人员进行修改完善并入库。古城区城镇村庄调查的工作方法采用“先粗后细、逐步打开”,即以高分辨率影像为基础,依据城市规划数据勾绘城市开发区边界,用道路与水系线状地物构建框架数据,再参考地籍数据分块细化,并通过宗地权属属性预判地类。“先粗后细的城镇村打开模式,细化后更完整,地类预判更准确,而且还能减少外业工作量。”

4

实地勘查

质量生命线——数据真实准确

国土是生产之要、生存之本、生态之源、自然之基,数据真实是国土调查的生命线。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数据质量,全面掌握真实、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

“成果质量是三调工作的关键与核心。”为了严保调查质量,三县(区)严格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开展“三调”工作;3县(区)按照《土地调查条例》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土地调查成果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建立健全自查、互查、复查和县级初验的质量检查验收机制,严把质量关;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做到每一工作环节、工作程序都明确到每一个人,使每项工作都尽量细化到位,每一工作环节都严格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进行。

同时,在省、市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支持帮助下,3县(区)在先行示范工作中,积极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采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举证及外业实地调查,并迅速落实国内先进的调查和建库软件。一系列先进技术的应用,让“三调”技术人员在影像图上就能基本确定图斑的面积、位置、利用状况等,基本杜绝了虚报、瞒报、不报情况的发生,使数据更加精准。

为了全面掌握真实、准确、可靠的基础数据,陆良县在“三调”工作中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由于“三调”成果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数据、图件、统计表格和文字报告,陆良县技术支持单位引入了大数据平台,将所有的成果都统一存储到大数据中心服务器,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共享,管理、质检及作业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调用数据。通过采用这些新技术,可对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线下数据拷贝分发,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通过大数据平台进行全面线上生产和管理,能实时追踪各作业人员进度和质量情况,项目负责人能实时掌握内外业工作情况,合理进行任务分配;各级质检人员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对数据进行质检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工作流程化,嵌入软件中形成工作方案,极大地解放了人力,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成果的准确性。

为确保“三调”工作顺利进行,3县(区)还明确要求,严格纪律,强化督查,对不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弄虚作假、不严不实等行为坚决以零容忍态度严肃查处,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三调”工作。(云南日报 评论员张明全)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