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让元旦春节充溢风清气正的氛围
南方网    12-29 10:27:29

  

2

每逢佳节倍思“清”。(漫画:小栗子)

近日,中共中央纪委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2019年元旦春节风清气正的通知》。要求把节日期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纠正“四风”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及时作出部署,严明纪律要求,确保压力传导到底、责任落实到位。(12月28日新华网)

中纪委这一通知,是对此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元旦春节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跟进与贯彻,就确保元旦春节风清气正对各级纪检机关提出了具体要求。它是一个规范,让各级纪检机关知道节日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它是一个警示,警示纪检干部打铁必须自身硬,要从严要求,从自身做起,自觉做转作风、树新风的表率。

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加强作风建设,就是为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由此也就可见,作风问题事关党的执政基础,是须臾不可放松的政治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做出重要部署,是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有责任有义务协助、督促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组织落实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将党中央的好政策送到群众身边,让人民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温暖。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好坏,是“四个意识”是否牢固的折射,是“两个维护”是否自觉的检验。

确保元旦春节风清气正,就要提高站位、压实责任。对节日期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纠正“四风”工作及时作出部署,对空泛表态、应景造势、只喊口号、敷衍塞责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及时甄别、坚决查处,对工作失责失察的严肃追究责任,对该问责而不问责的严肃问责。

确保元旦春节风清气正,就要突出重点、严格法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监督挺在前面,拓宽监督渠道,强化监督合力,联合其他职能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发现公款吃喝、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问题。节日期间“四风”问题线索一律严查快办,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态度“零容忍”、查办无死角。

确保元旦春节风清气正,就要统筹结合、一体推进。要把节日期间正风肃纪工作与日常监督结合起来,要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结合起来,要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结合起来,对借改革之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和调整交流干部,借节日之机说情打招呼、跑官要官、拉票贿选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需要提醒的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能像手电筒那样只照他人、不照自己,把自己摆进去,不仅协助、督促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党组织落实好节日期间各项工作,还要精心组织走访慰问、帮扶救助等活动,切实解决干部群众实际困难。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节日期间安全和保密检查,扎实做好值守应急工作,对重要紧急情况及时请示报告、妥善应对,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做好上述这些,就能把中纪委《通知》要求落到实处。

“四风”有回潮的特性,因为人性有私欲的因子和软弱的一面。而且,人往往有侥幸心理,也会陷入“囚徒困境”,以为自己干点出格的事情不会被发现,或者别人都在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获得提拔,自己不送不合“规则”。岂不知这样的潜规则,正是党纪国法所不容,正为人民群众所痛恨。况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几乎就是一条历史的铁律。

3

腐败会趁节假日把酒言欢等时机,穿上温情脉脉的外衣。(漫画:朱慧卿)

经验证明,越是节假日越容易出现腐败现象和“四风”回弹。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腐败会趁节假日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等时机,穿上温情脉脉的外衣,给放松警惕的人温柔一刀,让他们底线失守、缴械投降,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从这点出发,纪检部门和纪检干部让制度长牙、让纪律带电,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才是对干部的真正爱护。(南方网 雷钟哲)

编辑:张成军(实习)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