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实习记者张怡颖 1月11日,在贯彻落实昆明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专题访谈中,中共五华区委副书记、五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伟表示:2019年,五华将从“蓄势发力”向“持续用力”转变,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
中共五华区委副书记、五华区人民政府区长陈伟。都市时报记者资渔/摄
五华作为近年经济社会转型中最早成型的主城区,为保持进位争先的势头,当好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排头兵,提出“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建设”的奋斗目标。
2018年,五华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出“稳中向好、蓄势而起”的发展态势, 跻身“中国百强区”行列。初步预计全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1.33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3%和8.8%。
2019年,五华区将致力于拓展空间、区域协调,优化空间发展布局。构建以主城核心区为“核”,红云片区和西北片区两个城市副中心为“副”,西翥片区城乡一体化的“一核二副,三圈层融合”空间格局,“三圈层”协调联动,做到优势互补、产业承接、组团发展。持续推进翠湖片区整治提升,不断巩固主城商贸核心区地位,探索老旧楼宇转型,发展楼宇“垂直经济”,提升主城品质,推动功能产业向二、三圈层拓展延伸。
陈伟表示,在提升五华区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方面。五华区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化提升,聚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五华绿色农业”品牌,实施乡村全域旅游计划,打造生态农业新亮点。同时,将强化“产学研”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使五华成为制度创新、要素聚集的高地。
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底气,让五华有“颜值”,有“气质”。五华区将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擦亮城市文化底色,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文明创建示范街道、样板社区和特色街区,以昆明国家广告产业园为核心,推动学府路、一二一大街沿线老旧厂区升级改造,形成“一心两翼”发展格局,推动文化产业升级。
在改善民生、普惠于民方面。五华区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民生优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施“八大工程”开展精准帮扶,坚决完成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任务,助力全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平安五华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强化系统治理。积极推进基础教育、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加强妇女儿童、退役军人工作,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等,让群众的幸福更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