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4.12-2018.12.29
48岁的王正卫和46岁的马俊妮
这对来自个旧的夫妇
历时262天
骑行跨越27个省
用车轮丈量祖国大地30000多公里
从2011年开始,王正卫马俊妮夫妇就与自行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次参加省内骑行比赛,家里摆着各式各样的奖牌、奖杯和奖状。
他们翻过山和大海,走过春夏秋冬,足迹留在了云南、广西、海南、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宁夏、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湖北、江西、湖南、贵州、安徽等27个省份。
直接来看路线图
不惧艰险 勇往直前
王正卫表示,骑行环游祖国是夫妻俩一直以来的梦想,从决定到出发只准备了半个月。半个月内他改装加固了两辆普通山地自行车,学会了补胎,还能做到把自行车零件全拆散又重新组装起来。
他说:“到了这个年纪,很难再有第二次骑行环游祖国的机会了,一路上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快的时候一天要骑行140多公里,为的就是避开沿海的台风,赶上北方的暖冬,看到祖国最美的一面。在途中我们也经常故意走弯路,想多看一些美景。”说到这些时,王正卫的眼睛里闪烁着光芒,仿佛祖国的大好河山再次浮现。
骑行第4天,夫妻俩就遇到了极限挑战。从文山州富宁县剥隘镇到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沿着323国道骑行至广西段后便进入了山区。为了提高骑行效率,他们没有带帐篷,当天必须赶到落脚的酒店。然而道路颠簸陡窄,盘旋曲折,与一个山坡相连的往往是一个更大的山坡,全程84公里的路,他们只能以平均7码的车速骑行。王正卫说:“深夜到达酒店后,很久才缓过神来,无尽的疲惫和疼痛在身体里蔓延,双腿不受控制地颤抖,连上酒店楼梯都要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幸好有你 一路相伴
一路上,夫妻俩互相扶持,互相鼓劲加油,因为有彼此的陪伴,再苦再累都咬牙坚持着。“有很多时刻,如果她对我说‘别骑了,我们回去吧!’可能我就放弃了,但她一直陪伴在我身边,毫无怨言。”
在杭州,马俊妮骑行摔倒,医生诊断为右手手腕粉碎性骨折,建议住院治疗,但她拒绝了,敷着草药修养了1个月后又继续上路。这1个月里,马俊妮坐大巴前行,王正卫继续骑车。在路上相遇的时候,王正卫对着车里的妻子笑,马俊妮看着车外的丈夫一边挥手一边流泪。
骑行第30天,从福建省云霄县到厦门市,沿G324国道骑行10多公里后,一条老旧的隧道出现在眼前,隧道中的车道非常窄,且没有边道,这意味着要和车辆共用一个车道。马俊妮刚进入隧道,后面就相继来了几辆大卡车,她被迫停下,自行车和人都紧贴隧道墙面,大卡车从眼前呼啸而过,掀起巨大的气流。马俊妮先出了隧道,在等待丈夫的时候,看着一辆辆车子疾驰而过,“回头看来时的路才知道情况有多危险,很担心他。”情绪到了极点失控哭了出来,王正卫在后追赶妻子,可不一会儿又有大卡车来,只能停车靠墙,这样反复好几次才过了隧道。
13.webp
收获满满 传递温暖
海南的小渔村、呼伦贝尔的大草原、黑龙江漠河的冰天雪地、水天相接的青海湖……一路上,看到的美景数不胜数,最让他们难忘的是一段沙漠骑行。一条穿越乌兰布和沙漠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两旁的沙丘绵延不绝,天是纯蓝色,沙漠是纯黄色,只有顽强的胡杨增添了一丝绿色。“很幸运赶上了乌兰布和沙漠最舒适的时节,清风一吹,仿佛一路的疲惫都被吹散。广阔无垠的沙漠之中只有我们两个人,像电影里的画面。”王正卫说道。
“在路上遇到很多暖心的陌生人,有人给我们送水和食物,有人与我们同行了200多公里,有人邀请我们到家里住宿……”马俊妮告诉记者,在河南洛阳认识了一对夫妻,生活并不是很富裕的他们每天都要赠送100份早餐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完早餐后又去打工挣钱。“一路上收获了很多温暖和感动,我们想把这些正能量继续传递下去。”她笑道。
回望这段经历,马俊妮说:“这次骑行让我们更懂得了爱的意义,对国家的爱,对家乡的爱,对生活的爱。”(红河日报 实习记者卢怡昆 通讯员纳建忠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