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低调奢华的重口味 比如猫屎咖啡与虫屎茶
昆明信息港    01-24 14:27:18

100

说起猫屎咖啡,爱好咖啡的人都知道:

这种产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咖啡,是一种叫麝香猫的小动物吃了咖啡樱桃后的便便。虽是便便,却可以制作出像糖浆一样浓郁、有黑巧克力香味的咖啡。

101

据说苏门答腊的猫屎咖啡每年只产400公斤,是稀世珍品,所以价格昂贵。加上人们的猎奇心理和病态消费,猫屎咖啡价格被商家炒得越来越高。国际市场10年前就是好几百美元一磅(现在都不知冲到哪个价位了),目前在马云那里,从几十到上千的都有,有一家店铺信誓旦旦地说有“印尼原装巴厘岛金兔麒麟证书”,100克的,1088元。

102

图示猫屎咖啡“生产原理”

据说世界上的麝香猫不少,但只有苏门答腊的才能产出这种奇异的咖啡豆。野生麝香猫为数不多,行动范围却够大,寻找散落在森林里的粪便不易,所以现在大多是咖农人工饲养,在利益驱动下,麝香猫惨遭虐待。

麝香猫是独居杂食动物,被强行圈养,强行多食多拉。群居、单一食品,使得麝香猫狂躁抑郁,自残、互相撕咬;消化功能紊乱,便血,几年以后,奄奄一息,便被弃之荒野,相继死去……动物保护主义者倡议:人类停止食用猫屎咖啡。

103

第一个喝猫屎咖啡的人是有多变态啊?

细究一下,这其中藏有一部印尼咖农的辛酸史。咖啡的原产地是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印尼的咖啡是荷兰人带去的。

18 世纪初,荷兰人在他们的殖民地苏门答腊和爪哇建立了咖啡种植园,大量使用当地人种植咖啡,但种咖啡的人却被禁止食用自己种的咖啡。一定是荷兰人煮咖啡的香气太诱人,当地人跃跃欲试,却不敢偷食禁果……直到有人在森林里拾到麝香猫用过一遍、已消化掉果皮果肉的咖啡豆,才将它收集起来,学着荷兰老爷们的样子,去掉内壳、炒焙、研磨后泡水——他们也喝到了咖啡! 

不久,荷兰人就嗅到了这种比自己的咖啡更香浓的味道,在严惩偷食者之前得知了真相,尽管这种咖啡豆“不太体面”,但他们抵挡不住这种奇异的诱惑,竟也爱上了猫屎咖啡,并且还作为贡品,每年都要进贡给荷兰国王享用。

关于猫屎咖啡的味道,有人认为美妙无比,奇香难当……也有截然不同的评语,有人说它“恶心、难以下咽,不值得花钱去买……”

我在昆明欣赏过一次,却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不知是烘焙得不好,还是煮虹吸壶的小姐姐不专业,或者是先入为主的疑心,反正除了一股生蚕豆的味道,感觉不到任何“奇异”、“浓香”,喝了几口,就弃之走人了,很心痛朋友请客刷卡的小三百块钱……

稀有、高价,就难免有人造假作弊,面对这种现状,有人对“咖啡小白”们有这样的忠告:

普通咖啡低于15元高于40元一杯的不要去喝;

有猫屎咖啡的咖啡馆不要去喝;

……

第一条是说低于15元不够成本,高于40元就是坑爹;第二条说因为真的猫屎咖啡产量稀少、味道评价不统一、对麝香猫不人道,这样的状况下,还单挂猫屎咖啡牌子,这样的咖啡馆都是哗众取宠之辈,对咖啡、对客人一点都不真诚。

我看过一部纪录片,记者探访苏门答腊西楠榜地区猫屎咖啡原产地利瓦村。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地咖农只有几家出产猫屎咖啡。一位咖农将晒了二十多天的猫屎拿去舂捣,扬去渣壳,炒熟,过筛后,直接冲泡招待客人(绝无洗净之程序)!不知亲历此过程的记者感受如何,反正我看得直反胃。

104

舂捣筛簸猫屎

相比猫屎咖啡,知道虫屎茶的人就比较少了。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很早就发现:茶叶储存过程中,会被虫蛀。大量虫子吃完茶叶后,留下来的是比黑芝麻还小的虫屎粒。惜物的百姓痛惜茶叶的损失,偶然发现洗虫屎的水中有很好的香气,尝试了一下,味道也很不错。久而久之,还发现它有健胃平喘等功效,便有意识地以茶叶饲养虫子,收集虫屎,拿去交换,并给它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龙珠”。

105

最著名的龙珠是湖南城步产的,清光绪年间《城步乡土志 · 卷五》记载: “茶有八峒茶……茶虽粗恶,置之旧笼一、二年或数年,茶悉化为虫,故名之虫茶,收贮经久,大能消痰顺气”。

这里说的“茶悉化为虫”不可信,只是对虫屎茶的一种雅化和心理上净化的说法。不过,此茶的香气滋味一定上乘,清时,城步长安虫茶已作为珍品每年向朝庭进贡,又称“贡茶”。

也有人以普洱茶制作虫茶。曾有人送过我两种,分别是普洱生、熟茶做的,并将“生产”虫茶的毛毛虫图片一并给我(恐怕引起不适,此处省略)。它保留了生茶熟茶的大部分特征,喝起来仿佛更醇厚一些,由于心理上多少有些障碍,尝过一次后,便决定留作样茶,遂束之高搁,几经搬迁,不知还能不能找到…… 

106

与猫屎咖啡相比,虫屎茶的“生产”没有人为伤害,没有炒作噱头,没有暴利空间,也没有病态消费,因此它虽有贡品级的身份,却在它的位置上,“低调奢华”地续写着它的传奇,继续为发现它的人做着贡献、给喜欢它的人以惊喜。是的,不管你认不认识它,它就在那里。

编辑:李贵芳    责任编辑:孙红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