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曹月 最近,因非洲猪瘟引发昆明多家餐饮企业泔水无法及时得到清运。1月24日,省人大代表,以及各级政协委员于做客“两会聊天室”,就如何破解泔水变废为宝窘境支招。
据了解,目前昆明市共餐饮企业25000多家,每天产生的泔水量在800至1000吨上下,而泔水产生量和处理量差距较大,泔水处理厂每天仅能处理200吨,还要优先保障学校、医院及机关食堂等人口高度密集区的泔水收运。
有专家指出,泔水有一条变废为宝的出路,就是把泔水油制成生物柴油。但生物柴油产业发展却在云南陷入了很“囧”的境地。眼下,云南省唯一一家通过环评、消防、清洁生产认证,产业化达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万吨级车用生物柴油企业——云南盈鼎生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收不到原料地沟油,另一方面,加工成生物柴油产品后销路也成问题,导致该企业装置处于开开停停,不能正常生产的状态。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普洱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何春认为,如何处理好泔水,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实千家万户每天都在产生餐厨垃圾,只是家庭中产生的泔水大多被归类为生活垃圾处理了,这也反映出泔水监管存在的漏洞。
“泔水变废为宝其实有很多途径。”省政协常委、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段昌群表示,首先要从源头上着力,减少不必要的油脂运用;其次在油水分离,蛋白类、脂肪类元素进行处理这些环节后,依然可以作为饲料再利用;泔水中的成渣通过发酵处理还能成为生物有机肥料,还可以发酵产生沼气,有的可以直接成为可燃燃料。
云南该如何破解泔水的窘境?何春建议,每个企业、个人都需要肩负起云南环境保护的责任。企业应该更多的考虑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个人应该更关注绿色生活方式的转变。
省人大常委、昆明市政协委员徐杉说,目前泔水回收处理还存在末端销售和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需要建立泔水收集制度以及价格机制,实现对个人奖励和对企业扶持,构建市场网络,并建立二级污水处理厂,减少泔水处理的成本。同时要大力倡导“光盘行动”,动员全民参与,从源头上进行减量。
省政协委员、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周晓江表示,希望能通过集思广益,推动泔水转化为生物柴油后又该如何运用到这一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他说:“泔水是地沟油‘诞生’的重要出路,这条路封堵后,也将切实封堵地沟油的出路。”
省政协常委、云南冰鉴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维镖认为,对于生物柴油的运用,云南省是第一个出台地方标准的省份,但为什么在推广和落地方面反而落后于上海等地,这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
昆明市政协委员、云南优阳清真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武阳认为,打通转化企业和餐饮企业的交易渠道,以及转化企业和销售企业的交易渠道是打破泔水处理窘境的关键,交易渠道打通意味着处理成本降低,将会有利于形成系统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