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李丹丹) 昨日,2019年云南省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会上,特邀4位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发布,他们向各新闻媒体记者讲述脱贫攻坚中的感人故事,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展现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情况。记者获悉:经过3年努力,全省有374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
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39%
据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黄云波介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2018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打赢脱贫攻坚3年行动以来,全省上下紧扣“精准施策,提质增效”主题主线,突出深度贫困地区重点难点,开展“转作风、大调研、抓精准、促落实”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脱贫措施户户清,县级项目库建设集中攻坚,扶贫信息数据集中比对,实战能力大培训等专项行动,推动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脱贫攻坚中,省级以上财政投入逐年增加,3年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6.67亿元,整合涉农资金817.38亿元。累计派出2.2万名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派出10.9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目前在岗驻村工作队员3.4万名,推动60多万名各级干部与贫困群众结对帮扶,与贫困群众结成了共同脱贫致富一家人,引领了社会风气,厚植了党的执政基础。
脱贫攻坚成绩单成绩优异:从贫困人口的减少看,2016年减少108万,2017年减少115万,2018年减少151万,减贫人数逐年增加,减贫速度逐年加快,经过3年的努力,全省有374万贫困人口脱贫、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4.03%下降到5.39%。离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越来越近。从贫困村出列看,2016年出列1270个,2017年出列1500个,2018年出列2298个,确保推进一个成功一个、巩固一个、出列一个,实现整体脱贫。从贫困县摘帽看,2017年实现15个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我省历史上贫困县数量首次减少,2018年有33个贫困县申请脱贫摘帽专项检查。
生态保护与扶贫实现共赢
2018年,我省产业扶贫覆盖建档立卡411.25万人,530.22万贫困人口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新增转移就业贫困劳动力69.33万人,新建306个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5285人,乡村公共性服务岗位聘用建档立卡人口10.43万人。完成54.9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生态保护与扶贫实现共赢,累计选聘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5.62万人。强化依法“控辍保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5%。完成4类重点对象农危改37.31万户,低保人口、特困人员、老人等特困群体基本实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8502个贫困村100%实现通硬化路,有生活用电、动力电、光纤、宽带和有标准化卫生室、“云岭先锋”为民服务站、活动场所。
全省将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181万人,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13.1%;除2018年33个县申请脱贫摘帽外,全省还有贫困县40个,居全国第一,全省贫困发生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多。
2019年,为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云南将从完善精准组织、精准指挥、精准落实攻坚机制,决战五场硬仗,千方百计攻克深度贫困地区堡垒,强化扶志扶智,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脱贫长效机制,完善督战机制几个方面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省委、省政府决定1月至3月底,在全省范围开展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紧紧围绕今年的目标任务和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县、乡、村实施方案,抓实抓细“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全力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五场硬仗,全面摸清饮水安全、住房、教育、医疗的组织领导、项目资金、措施责任全部到位,着力解决影响“两不愁保障性扶贫”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