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别让公益变秀场
云南网    02-01 10:02:54

(1)

青年企业家王子清的“慈善秀”

1月29日,新浪微博 “@中青网新闻中心”发文称,近日,自媒体博主王子清疑似在云南进行虚假慈善引热议。王子清发布的视频中显示本人多次前往山区看望孤寡老人。但视频中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一处索道经当地群众确认实为旅游景点,没有“孤苦老人”。此外,王子清声称多次向丽江市华坪县新庄乡一处吊桥对面的山下居住的流浪汉赠送物资,经了解并无流浪汉。(1月29日 中青网)

一边是有图有真相的爱心行为,一边却是网友的实地探访后的质疑,双方陷入了一场网络口水仗,事实究竟如何,期待相关方面介入调查。但撇开骂战看,王子清的“慈善”行为之所以能够引发关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其太过张扬,过度张扬容易给人一种炒作和作秀的感觉。毕竟奉献爱心更欢迎“做”而非“说”,悄无声息的公益行为更能赢得尊重和赞扬。

公益是一种爱心之举,是社会道德和文明的体现,这本是一件十分严肃和神圣的事情,可是,一些人却将慈善舞台当成秀场,博取关注,获取利益。比如一些人为了博名,做一点好事就大张旗鼓到处宣扬,吸引眼球,搞得人尽皆知;一些人是为了博利,他们利用慈善来进行炒作,披着“慈善”“爱心”的外衣实施骗捐、诈捐的伪慈善,甚至打着慈善旗号实施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社会道德和法纪法规,损害了社会诚信。王子清的“慈善”就是如此,虽然其行为是否属于虚假慈善尚不得而知,但仅就其热衷于在“慈善秀”前拍视频求点赞就逃不脱炒作之嫌,引发质疑也就在所难免。

不可否认,开展慈善活动,与其他活动类似,可以通过宣传达到以行为教育大众的目的,这展现的是一种社会温度,培养的社会的文明理念,提高的是公众的公共意识。但其也有与其他活动不同的地方,比如,行善者有必要保护好受助对象的隐私,在开展公益行为时需顾忌到受助者的面子和尊严。其次,不管公益行为如何变化,其帮人助困的本质不能变。虚假慈善显然不符合慈善的要素。哗众取宠的公益行为,将受助对象看成炫耀成绩的工具,将行慈目的变为邀功的筹码。

笔者认为,防止伪慈善必需从法规和制度去谋划和布局。一方面可以建立发现机制,及时发现和受理伪慈善举报,积极介入调查。另一方面建立惩罚机制,对伪慈善零容忍,不仅对过度炒作、张扬等慈善行为进行规制,还应该对“诺而不捐”“诺而少捐”“诺而缓捐”等行为祭出法律之剑,依据相关慈善法规严肃查处,严厉处罚,倒逼慈善更纯粹,更健康,更安全。(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刘剑飞)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钱嘉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