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黄河清)2月12日,记者从云南省生态环境厅获悉,2018年,全省环保部门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不断加大环境行政处罚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姑息、严惩重罚,环境行政处罚刷新了历史记录:全年共查处2436件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比2017年增长17.5%;罚款金额3.38亿元,增长182%;办理《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案件443件。其中,昆明、官渡、晋宁的行政处罚排在全国前十名,环境监察执法工作最给力,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执法给力:昆明查处486件环境违法案
2018年,昆明、官渡、晋宁的行政处罚金额排名全国前十,在日前生态环境部向媒体通报各地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的执行情况时受到了表扬,这充分表明,2018年昆明、官渡、晋宁的环境监察执法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成绩突出。
在全省办理的443件《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案件中,按日连续处罚案件3件、查封扣押案件160件、限产停产案件141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27件、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移送案件12件。同时,全省各级环保部门针对检查发现的49个环境违法问题,对相关部门和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其中省生态环境厅直接挂牌督办18个。
据昆明市环境保护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为保护“昆明蓝”、保护昆明的青山绿水,全市各级环保部门齐心协力、抓实环境监察执法专项行动,严查、严管、严惩环境违法行为:全市共对486件环境违法案件进行处罚,累计罚款金额14802万元,共办理81件新环保法配套办法案件,其中查封扣押18件、限产停产21件、行政拘留40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2件,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早在2017年,云南省环境行政处罚金额达到1.2亿元,这一突出成绩当时就得到生态环境部的充分肯定,而2018年,全省继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全省环境行政处罚金额达3.38亿元,增长182%,生态环境部再次充分肯定了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
挖潜创新:执法大练兵提升执法能力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编在岗仅800余人,成绩的背后,是全省一线环保执法人员的不懈努力,在环境监察执法压力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云南立足现有条件挖潜创新,凝心聚力固强补弱,省生态环境厅多措并举抓实以环境执法大练兵为重点的各项能力建设,环境执法队伍整体战斗力得到全面提高,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实现了环境监察执法的新突破。
云南省在总结2016年、2017年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优化全省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完善了环境执法大练兵自评自荐体系,制定并印发了《云南省环境执法大练兵实施方案》。2018年以来,全省多次对环境行政处罚与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执行情况、环境执法大练兵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通报。通过组织全省环境监察干部岗位培训、环境应急管理岗位培训、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企业培训、环境监察执法人员赴上海参加2018年沪滇合作环境监察培训等,共培训全省环境监察干部850余人次。
该负责人表示,省生态环境厅认真落实环境执法大练兵“四练”要求,对环境行政处罚全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集中练兵,有效提升了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发现问题和取证能力、适用法律能力、处罚程序遵守能力和处罚信息运用能力,为进一步增强全省环境监察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据了解,省生态环境厅举办了2018年全省环境行政处罚案卷质量评查暨环境执法大练兵案卷材料评选会,组织各州(市)重点对各地在2018年环境执法大练兵评审系统内填报的100余份参评案卷进行了评查评选,不仅为全省有针对性地组织练兵和评优推优提供了重要依据,还通过对评查案卷的点评和优秀案例的共同学习交流,达到了规范执法程序、提高案卷质量的目的。
联合执法:移动平台提升执法智能化
2018年,云南省全面运行全省环境监察移动执法平台,省生态环境厅分别对各州(市)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开展移动执法系统数据报送现场培训,通过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流,有效加快了全省环境监察执法的智能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进程。
据了解,2018年云南省集中优势兵力,组织开展了滇桂、滇藏跨界河流环保联合执法行动、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未批先建”专项执法检查、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专项执法、九湖流域和牛栏江流域生态环境监察等环境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圆满完成了对中石油云南1300万吨/年炼油项目施工期和投料试车期的环境监管。通过各类、各项专项执法整治,有效突出了年度环境监察重点,持续保持了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全省环境行政处罚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更加明显。同时,2018年,云南全力配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持续做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强化信访投诉受理、办理,加强环境应急管理,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强化环境执法的权威性、严肃性。
该负责人表示,2019年,云南将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继续突出以滇池、洱海、抚仙湖为重点的九湖流域的环境监管,加强长江经济带环境执法工作,积极配合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整改,为全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