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 人大代表呼吁将教室采光纳为办学准入条件
昆明信息港    02-18 22:06:34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合宇聪 当前,青少年近视眼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有向低龄化、高度数发展的趋势。市“两会”上,孩子们的眼健康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之一。

张洁:将教室采光照明等达标情况纳为办学准入条件

市人大代表张洁,建议昆明市教育部门尽快牵头制定昆明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相关标准制度,切实落实几项措施:严把新建学校校舍的审批、验收,督促新建学校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建设;严把校外培训机构准入,将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纳为准入条件。

同时,督促学校改善视觉环境,要求学校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确保采光和照明符合规范要求。

她透露,2018年底全市部分学校儿童青少年视力抽查情况表明,幼儿园(6岁组)近视率25.3%,小学近视率30.8%,初中近视率66.8%,高中(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合计)近视率79.3%。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全市儿童青少年视力情况不容乐观。”她认为,学校内教室采光、照明等视觉环境不良,学校课桌椅符合率不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用眼卫生不良,滥用电子产品等,均是导致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

张洁建议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学校应按照《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采购并配备使用课桌椅,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至少一次,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她说:“市教育部门还应积极支持学校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要求,按照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多渠道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或专兼职保健教师,并敦促市人社局制定完善全市中小学和高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由学校卫生专业人员指导教师和学生用眼卫生,制定适宜本校的近视防控措施,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形成知、信、行模式,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

段智寰:全市中小学校设立近视防控工作室

近年来,网上盛传学校里每天雷打不动的眼保健操无效,但市人大代表段智寰表示,正确地做眼保健操,其实是可以缓解眼部疲劳、使眼部得到休息的,“如果没有注意用眼卫生、或者按压的穴位没有按压到,那么做眼保健操的意义真的不大。”

她认为,眼保健操缓解视疲劳的作用是有的,但要是奢望做做眼保健操就能治疗近视,那肯定是不够的,对于孩子们来说,不论是近视或者不近视,眼保健操最有用的可能是那句话:“眼保健操现在开始,闭眼。”

段智寰还希望辖区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市内眼科专科医院,进行系统的中小学生视力防控筛查,并纳入学校工作考核,将筛查数据及时反馈给教育部门和学生家长,筛查频率控制在1年2次,及时全面掌握青少年视力发展状态。

她建议同时由教育部门牵头,在全市辖区中小学校设立“近视防控工作室”,由辖区医疗部门、专科医院,派遣专业医生定期入驻,进行青少年视力保健检查、近视防控与眼睛保健方法培训与指导,开展“学生-家长-学校”三位一体的近视防控公益讲座等,让孩子和家长都参与近视防控工作,切实有效地落实近视防控措施。

相关新闻

2030年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要明显下降

近期,国家教育部等八部门制定并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云南省结合实际情况也制定了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指出: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两会专题入口图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孙红亮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