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带上卫星去种地不是科幻 云南北斗技术步入田间地头
云南网    02-26 09:19:34

1

工作人员操作“北斗农业·卫星系统”

说起北斗系统,可远不止于人们熟知的车辆导航和手机定位。北斗系统的卫星遥感、通信广播等技术能否与日常生产生活相结合?传统农业如何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行”?这些问题,云南北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都可以给出答案。2月25日,记者获悉,由该公司构建的“北斗农业·中国平台”可依靠精准定位进行产品溯源、监控土壤超标、采集空气湿度光照、观察牧草科学放牧等,助力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

产品溯源及土壤超标一目了然

“这块区域是昆明嵩明县,不断放大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农作物生长状况。”近日,在“北斗农业·中国平台”系统前,可以清楚看到接入产品区域的实时情况,与传统安装摄像头相比,监测范围更广,实时数据更准确,可实现大面积、高效率、低成本的行业动态监测。

云南北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忠介绍,“北斗农业·中国平台”的核心是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助力农业产业资源利用。以数字化工具挖掘农业生产潜力、以信息分析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以技术手段保护农作物免受虫草危害。可解决现行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混乱、农产品品牌化建立意识淡薄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等问题。

以产品溯源为例,传统溯源方式大多以图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信息单一。不仅源头数据完整性和质量难以保证,还容易出现不同主体追溯标准之间存在重合及不统一的情况,消费者难以辨别追溯信息。而通过北斗系统定位导航功能,其可以实现任意区域地理位置的快速查询、精确定位和经纬度显示,标识原产地信息。

同时,基于卫星光谱溯源技术,结合物联网、RFID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标准化生产地域监控土壤、空气环境、基地农作物氮磷钾含量等,一旦发现监测地块有超标,系统就能马上记录并发出报警。

打造智慧庄园管理系统

记者了解到,今年1月,云南北斗与猫哆哩集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建设基于北斗卫星追溯平台的标准智慧庄园管理系统。通过国产通信技术卫星的综合应用,结合物联网传感网络,实时显示猫哆哩庄园酸角树种植区域气象信息变化情况,采集空气温湿度、露点、余量、光照度等指标,满足现场灾情预警情况分析。

收集来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发送至中心控制平台。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可实现自动对酸角树进行喷滴灌,同时定时将检测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监测平台或管理人员手机,指导生产。

张建忠表示,目前,企业已与云南楚雄州大姚县、贵州六盘水六枝特区、陕西榆林米脂县的政府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以农业为突破口后,下一步,将通过“卫星+”模式向更多领域延伸,如布局城市管理,帮助相关部门监测违法乱建等情况,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2

北斗卫星可从天上监控牧草情况

带上卫星去放牧牛羊

“我们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上帝视角’,从天上往下看,可以精准的知道一些就算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也不能预料到的情况。”云南北斗的技术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地球每天接收到一千多颗卫星传输过来的数以亿计的数据,现代的卫星技术已经可以观测到亚米级别,这意味着云南北斗能从万米高空观察到地面几十厘米大小的物体。通过卫星遥感,能精准到任何一小块土地的天气情况和植被生长状况。

一个半径150米,面积相当于105亩的草圈,一些牧草大户有几十上百个,想要了解每一块草地的生长情况,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工成本。而通过北斗技术团队的卫星数据,牧草种植户可以第一时间直观地掌握任何一小块草地的情况,哪里出了问题,都可以及时解决,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牧草质量,这种优势可以一直延续到下游的牛羊产业链。

3

北斗技术团队AI算法可跟踪每头猪的状况

另外,云南北斗的技术团队研发了一款应用软件,只需拿着手机,在养殖场里走一圈,所有猪的身高,体长就可一目了然。通过他们后期的AI算法,能够更快的了解猪的情况,比人来管理更高效。有了这些数据,养殖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每一头猪的身体状况。

新闻助读

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昆明卫星技术应用中心孵化企业云南北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致力于应用北斗系统助力县域经济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公司拥有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及博士后团队,拥有自主研发的45项知识产权、版权,并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建卫星地面站和卫星通讯信息业务的许可。

历经3年多的研究,由多位国家级院士共同参与研制的国家级北斗卫星运用平台 “北斗农业•中国”数字地球孵化成功,形成完善的天地一体化测控体系,是国内较早将北斗系统应用于农业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网 记者赵岗

编辑:俞逍    责任编辑:曹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