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礼赞新中国 巾帼奋进新时代
3月7日,云南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9周年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昆明抗战胜利堂举行。报告会由云南省妇联主办、云南网承办,以“倾情礼赞新中国、巾帼奋进新时代”为主题,邀请7位优秀典型代表来到现场,通过播放视频短片、现场讲述、主持人访谈互动、网络直播等方式,分享了全国(省)三八红旗手、先进妇女典型、“最美家庭”代表的事迹故事。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网信办、省直机关工委、云南日报报业集团等单位领导出席,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和红梅致辞。省妇联领导、在昆常执委,省妇联各团体会员单位代表,省直机关干部职工代表,昆明市妇联干部职工及社区群众代表,省妇联机关及直属单位干部职工共6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会。报告会由云南广播电视台首席主播、省妇联十一届常委耿嘉主持。
云南美 追梦人更美
云南的秀美,美在山川河流,美在万物生灵,更美在淳厚质朴的人文风情与浓郁灿烂的民族文化。云南美,一代又一代辛勤耕耘在这片热土上的各族姐妹更美。当下,全省2300多万各族妇女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创造美好生活,追求精彩人生,在“创新的春天”辛勤耕耘,在各条战线建功立业,在云南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展示了云岭女性勇于担当、勇敢拼搏、勇立潮头的时代风采,她们成为了最美的新时代追梦人。
和红梅在致辞中向全省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她说,70年来,我省各族妇女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云南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半边天”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广大妇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改革开放最前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在美丽云南建设最基层,在社会服务各个领域,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贡献巾帼力量,创造巾帼业绩,彰显巾帼风采,在我省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全省各级妇联按照中国妇女十二大发出的时代号召,激励和引导广大妇女向优秀榜样和先进典型学习,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坚定理想信念、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者,建功新时代、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展示新风貌、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扬帆新征程、做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希望全省广大妇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扬爱国奉献的时代精神,发挥在社会和家庭建设中的独特作用,用行动建功新时代,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用新业绩助力推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向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献礼!
榜样引领 巾帼建功新征程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报告会上,7位我省在科研攻关、岗位建功、创业创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生态环保和弘扬家庭美德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宣讲。
云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柳清菊
多年来在材料学研究领域潜心钻研,默默耕耘的柳清菊,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突破,多项成果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耐得住寂寞,把自己‘捆绑’在实验室里和自己‘较劲’,是我通向成功的一把钥匙。”柳清菊如是说。
在荣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巾帼发明家新秀奖”、“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云南省十大女杰”等美誉,被选拔为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云岭学者、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的她,依旧日复一日在实验室里和自己“较劲”,继续潜心培育学生,认真履行着一位老师的职责。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 刘仙
在儿女心中,她是全能忙碌的强妈妈;在丈夫眼里,她是贤惠善良整天操心、不会享受生活的忙媳妇;在年轻村干部心中,她是宽厚无私的刘大姐;在领导眼里,她是勤劳能干的“刘书记”;而在老百姓看来,她则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贴心人。从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到千万家产的致富女带头人,再到基层妇女干部,文山州“优秀共产党员”、云南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全国“三八红旗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刘仙演绎了一名新时代女性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动人乐章。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18年的村官路,刘仙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可“不干就别干,要干就干好”的承诺,从未改变。
曲靖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一级检察官 桂艳萍
儿时,曾在懵懂中憧憬未来的桂艳萍,希望将来的男朋友会是正义的检察官,哪曾想,当她高考填报志愿全是政法类院校时起,自己就与检察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检16年的80后桂艳萍,现在是曲靖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一级检察官,多次参与办理各类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从检之路上,她依法惩治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因为业绩突出,她先后荣记个人三等功两次,被云南省人民检察院评为“十佳侦查监督员”,当选“2017年度云南省十大法治新闻人物 ”。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让犯罪分子受到罪责刑相适应的惩罚,默默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贡献自己的力量。”桂艳萍说。
知名白族“大本曲”艺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绕三灵”代表性传承人 赵丕鼎
因为他的坚持,更多的人知道了大理白族特有的传统曲艺“大本曲”;因为他的坚持,一家三代不遗余力,用口和心述说着对白族文化的深情与挚爱,他精心创作了“大本曲”《洱海的呼唤》和《祖孙三代同唱保护洱海》,义务演出200多场,用白族乡音,抒发对“母亲湖”的绵绵情意。赵丕鼎一家三代,矢志不渝坚持传承民族文化,怀感恩之心记录当下,讴歌伟大的时代。
在报告会现场,当赵丕鼎一家现场表演传统曲艺“大本曲”时,会场仿佛响起了来自洱海的呼唤,吹过来自大理的清风。
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下冲居委会上冲村农村妇女 代琼兰
作为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下冲居委会上冲村的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曾经,穷得买不起衣服的代琼兰走进“红医班”,学做“接生婆”,先后接生过上百名婴儿;曾经,她不顾偏见承包砂厂,跑过运输,带着家人做过粉丝加工,成立了自己的机械租赁经营部;如今,她开办老年公寓,免费义务赡养孤寡老人同时收养孩子。在那些孤寡老人的眼里,她是好女儿,在那些孤立无助的孩子们的眼里,她是好妈妈。代琼兰用勤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了好日子,更用善良,撒播幸福和快乐的种子。
“我深深地感到,如果不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我连我自己的家都照顾不好,又怎么能为社会,为这些孤残老人、儿童尽心尽力呢?” 代琼兰觉得,她是在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昆明力行儿童发展支持中心负责人 姚娜
14年前,初为人母的姚娜,对女儿和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但慢慢地,她意识到,孩子,是“慢飞天使”。从“我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不一样” 的焦虑,再到“还有很多孩子和我的孩子一样”的关怀,她心如花木,向阳而生,虽然为此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她依然把所有的爱给了孩子。
“未来,我将依然执著于最初的心,用最纯的爱,给孩子们更好的未来。”姚娜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目光。
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主任 张梅
作为改革开放同龄人,张梅是创业者,曾辞去公职开了一家科技公司,研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张梅知道创业的艰辛,更懂女性创业的不易,立志要为创业女性提供最好的服务,于是,她把公司交给别人打理,在省、市妇联的支持下,发起成立了一家女性创业服务平台——昆明妇女创业创新示范中心,致力于打造女性小微企业的双创基地品牌。中心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被云南省妇联命名为“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
“无数次我曾经想过放下,但最初的使命不断告诉我,给予比索取更有意义!”在这样的信念下,张梅坚定信心,笃定前行。
7位不同身份、不同工作岗位的宣讲人都从百姓中来,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云南改革发展进程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顽强的拼搏精神、真挚的大爱情怀、执着的道德追求和巨大的人格力量,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个人与祖国共命运、同成长的深厚家国情怀,彰显了云南女性的时代品格。
此次活动通过云南女声、云南网、“妇联通”APP进行在线网络视频直播,截至直播结束,近80万人通过网络渠道收看了本次报告会。
她们的精彩故事大家还可到云南女声直播间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