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迎来了一只不寻常的昆明犬“昆勋”,它的身份很特殊——全国首只克隆警犬。
“昆勋”克隆的是一头名叫“化煌马”的雌性昆明犬。“化煌马”现服役于云南省普洱市公安局警犬大队,虽然年仅7岁,但先后参与查破命案数十起,是一头战功赫赫的一级功勋犬。
经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亲缘鉴定,克隆犬“昆勋”的DNA与供体犬“化煌马”有99.9%以上相似度。
研究人员与“昆勋”玩耍。摄影: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
3月19日,科技日报刊载题为《克隆“福尔摩斯”,警犬界首先做到了》的文章,讲述中国第一头克隆警犬诞生的历程。
全文如下
3月5日,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飞行,两个多月大的“昆勋”顺利抵达昆明。迎接它的是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二十几名警员。作为一头不寻常的昆明犬,“昆勋”的身份很特殊——全国首只克隆警犬。
“昆勋”克隆的是一头名叫“化煌马”的雌性昆明犬。“化煌马”现服役于云南省普洱市公安局警犬大队,虽然年仅7岁,但先后参与查破命案数十起,是一头战功赫赫的一级功勋犬。
像“化煌马”这样的“探案神犬”可谓千里挑一。培养它,需要4到5年,花费成本四五十万元。如此大费周章,何不克隆一头?
中国第一只克隆警犬“昆勋”。昆明警犬基地供图
中国第一头克隆警犬诞生了
在公安部重点研究计划“功勋昆明犬的克隆”项目的支持下,由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牵头,云南农业大学和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诺谷公司)开展合作,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功勋犬。
2018年9月12日,项目组成员到云南普洱从“化煌马”皮肤上截取几毫米的皮肤小样,将组织放入培养液迅速运输到北京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当天就进行细胞培养,两周后建立体细胞系。“我们取另一头雌性犬的卵细胞,去掉细胞核,留下细胞质,这称为去核卵细胞;然后将构建好的‘化煌马’体细胞细胞核注入,构建了一个新的克隆胚胎。接着将这个胚胎植入另一头雌性代孕犬的输卵管,最后孕育出一个新个体。”参与克隆实验的技术人员刘小娟介绍。
“代孕妈妈是一只性格温顺的比格犬,为防止难产,提高成活率,我们对代孕犬进行剖腹产手术。‘昆勋’出生时,体重540克、体长23厘米,各项健康指标均正常。”刘小娟说。
经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亲缘鉴定,克隆犬“昆勋”的DNA与供体犬“化煌马”有99.9%以上相似度,证实二者存在同一性关系,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了警用工作犬的克隆。
中国第一只克隆警犬“昆勋”。昆明警犬基地供图
已开始接受上岗培训
科技日报记者今年2月底探访它时,“昆勋”体现了超出其他普通犬的旺盛精力,对人热情,喜爱撕咬玩具,好奇探寻新事物。
“‘昆勋’到昆明后,对当地气候以及基地环境适应良好,与人亲和,依恋性很好,社会化、警用性能都不错。它和‘化煌马’长得挺像,体型毛色基本相似,也像供体犬一样比较强势。”3月17日,昆明警犬基地项目组研究骨干万九生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前不久对其进行测试,各方面检测指标都挺好,如食物欲望和嗅认能力强,把目标食物放在隐蔽处,让其自主寻找,结果它在草丛等地方能顺利找到;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强,把它放到一个相对黑暗的陌生环境,它毫不胆怯,对各种声音都很警觉并能很快适应;对毛球、玩具等物品猎取动力也很强……“通过这些警用素质的测试,感觉‘昆勋’遗传潜质还是比同类昆明犬高。”
万九生介绍,警犬出生75天后,进入幼犬培训阶段;6个月后开始专业化教学培训3至5个月,按照犬种的特性分别进入追踪班、缉毒班、治安防范班、物证搜索班等专用方向,“相当于大学阶段进入不同专业”;“大学毕业”后,就会随警犬训导员带到实战部门进行案件实战应用。“如果顺利,‘昆勋’10个月左右就可以真正‘上岗’了。”
昆明犬根据毛色分为草黄、狼青、黑背三个品系,“昆勋”就属于狼青品系,适合当城市追踪犬。“化煌马”破获案件中,直接追踪到犯罪嫌疑人住处的就有6起。
那么,“昆勋”真能像“化煌马”一样,成为警犬界的“福尔摩斯”吗?“‘昆勋’具备较好的先天遗传潜质,当然警犬训练是人犬结合的技术,它能否成才取决于后天的培训,训导员也至关重要。”万九生说,等专业培训后,还是想把它交给“化煌马”的主人——普洱市公安局警犬大队大队长李华进行实战应用。“他毕竟从事警犬工作33年,经验丰富。虽然克隆犬对供体犬的主人没有任何记忆,但我们也想让李华积累和记录实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
供体犬“化煌马”与训练员李华。(新华网罗春明/摄)
批量克隆功勋级警犬有望实现
“目前全国警犬有数万头,缺口达到数千头,我国警犬大部分都是引进犬种,现有的7个警用犬品种中,只有昆明犬是我国唯一自主培育成功的工作犬种。”万九生告诉记者,“韩国在2007年率先在世界上成功克隆了警犬,克隆1头需要10万美金,目前克隆警犬执行任务使用效果普遍不错。”
在中国,从事克隆犬商业服务的希诺谷公司去年成功克隆了20多只宠物犬。“‘昆勋’的出生,说明动物克隆技术不仅可以运用在宠物领域,还可以延展到培育警用性能优异的工作犬领域,大大缩短优秀工作犬的培育时间,提升优良警犬的繁育效率。”希诺谷公司副总经理赵建平说。
“目前克隆警犬还处于实验室阶段,希望未来10年,技术成熟规模化之后能实现批量克隆功勋级昆明犬。”万九生介绍,项目组拟计划建立一个可以保存50年的“全国功勋警犬体细胞库”,充分保存和利用顶尖级警犬资源。同时建立克隆功勋级种犬群,再用它们繁育后代,从而实现优良个体的快速繁育和规模化应用,显著提高功勋级警犬比例。
链接
嗨,云南警犬!
在云南公安战线上有一群特殊的战士——警犬,它们嗅觉灵敏、身手敏捷,在各类案件中屡屡建功。警犬是怎样炼成的?它们有哪些本领?
普洱市公安局警犬大队大队长李华介绍,警犬训练科目分为服从科目和使用科目。服从科目包括坐、卧、立、吠叫等,目的是让警犬根据训导员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在训导员和警犬之间建立默契配合。使用科目则包括追踪、气味鉴别、搜毒、搜爆、搜捕等实战内容。
训导员带警犬进行游泳训练,增强警犬体能。(新华网 罗春明 摄)
“每个科目的训练都需要无数次的重复,让警犬牢记工作模式。”李华告诉记者,一天的训练从早晨6点半开始,至晚上9点结束,分四个时段在训练基地、山林、水库、城区等不同环境下进行,“通过大量反复的训练,让警犬在各个时段、各种环境下都具备实战能力。”
但并非通过大量训练,警犬就可以“成才”。根据不同的使用科目,还要综合考虑犬的性情、特长、体型等先天条件,找准训练方向。
训导员带警犬进行扑咬训练。(新华网 罗春明 摄)
“比如刑侦用犬,其占有欲望要强,兴奋性要好,胆子要大。”李华说,警犬通常从三、四个月大就开始训练,要经过至少半年以上的高强度训练,才能投入实战,而警犬的工作年限平均在7至8年左右。
有资料显示,警犬技术和指纹技术、DNA技术,已成为我国目前侦破案件中常用的三种重要技术手段。
训导员带警犬进行夜训。(新华网 赵普凡 摄)
多年的警犬训导工作,让李华对警犬技术的重要性有着更多的感受,“警犬技术虽然是一种古老的刑侦技术,但它有着不可替代性。很多案件现场勘查还没有结束,我们的警犬已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云报客户端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