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大师劳埃德韦伯最新作品《摇滚学校》将于3月22日至4月14日登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该剧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SMG Live)与GWB Entertainment公司联合出品,与英国真正好集团联合呈现,北京站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SMG Live)与天桥艺术中心、MaiLive联合主办。3月20日,该剧在京举办媒体见面活动,并演出了剧中两个精彩片段 “Teachers’ Pet” 和“Stick It To The Man”,在场媒体无不为之折服。
《摇滚学校》部分演员在媒体见面会上
释放孩子潜力 传递满格正能量
音乐剧大师劳埃德韦伯曾创作过《猫》《剧院魅影》《万世巨星》等闻名于世的经典音乐剧作品,他宝刀不老,再度施展大师手笔,全新力作《摇滚学校》改编自2003年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杰克 布莱克主演的同名电影,是一代摇滚和乐队青年的“圣经”。在改编《摇滚学校》的过程中,劳埃德韦伯找来了《唐顿庄园》的主创朱利安 费列斯主笔撰写剧本,并邀请2014年百老汇复排版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导演劳伦斯康纳执导本剧,而他本人更是为《摇滚学校》创作了12首原创曲目。
2015年,《摇滚学校》在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正式上演,一经亮相就掀起观看热潮,随后到伦敦、墨尔本演出,所到之处收获赞誉无数。
据悉,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是完全释放了孩子们的能量。特别是剧中最后几首歌,所有的乐队成员都会站起来给孩子鼓掌,向观众展示并未在台下伴奏,整场演出观众听到的乐声都来自孩子们实时的演出。
《摇滚学校》演出剧照
小演员们表演、学习两不误
音乐剧《摇滚学校》的小演员们能够自己伴奏、自己演唱,参加摇滚乐队比赛,甚至完成一部音乐剧吗?即使看过电影,很多观众都会以为这是剧情的夸张,但劳埃德韦伯把它变成了现实。
原先学习古典乐器的孩子们真的像电影里那样,掌握了贝斯、架子鼓、电吉他……
“与其说我教他们摇滚,不如说是孩子们教我怎么演奏乐器。”男主角杜威的扮演者Brent Hill说,这些小演员只有9到13岁。
这些小演员百里挑一。“面试的时候,来了500多个孩子,很多孩子个子还没有乐器高,”该剧音乐总监Mark透露。在台上表演的时候成年人都免不了紧张,孩子们却呈现出了令人敬佩的专业素质,从来没有出过演出事故。孩子们个性化的即兴演奏,能在每场演出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感。
据了解,孩子们在演出的同时,还不误学习,基本上每周学习20个小时,有一位老师现场给他们上课,还有网上在线学习。本次来华演出的17个小演员,都没有误了功课。
启示家长审视与孩子的关系
现代都市生活中,家长经常忙于工作,疲于应付孩子的各种问题。而孩子也因功课重,疏于与家长交流。家长也不能接受孩子的一些思想和习惯,因而造成家长与孩子关系的紧张。
劳埃德·韦伯曾经说:“相较于《摇滚学校》电影把故事做成以杜威为主角的喜剧,我更希望在音乐剧中,探索杜威学生们的故事,尤其是孩子们和家长的关系。”
记者在与《摇滚学校》中的几位儿童演员交流时发现,他们无不展示出了良好的学识和教养:这些孩子从五六岁就开始学习声乐、古典乐器;按照父母的要求,循规蹈矩地完成课业……剧中私立学校环境所呈现的,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真实的生活。
觉得自己不酷、不受人欢迎的孩子,或多或少都能从这个“书呆子逆袭”的故事里得到鼓舞。在“摇滚学校”乐队中,即使不会乐器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的角色:“技术宅”负责舞美灯光,酷爱时尚的男孩负责设计演出服,装腔作势的“小大人”成了乐队经理,强势的“孩子王”成了安保负责人,而害羞的塔米卡最终也放声展现自己的天籁之音……孩子们把自己真实的个性带入了角色,音乐剧也让他们唱出真正的自我感受。
导演表示,这部音乐剧没有所谓的“配角”,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摇滚乐现场强大的热情和感染力,则让观众更有机会重新观察、审视与孩子的关系。(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