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昆明市民大多有睡眠障碍 习惯性晚睡成主因
昆明信息港    03-21 19:35:18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甘凌菲 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世界范围内约1/3的人有睡眠问题,中国有各类睡眠障碍者约占人群的38%,高于世界27%的比例。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记者随机对昆明市民进行了采访,发现有睡眠障碍的人群并不在少数。

压力、学业、习惯性晚睡成失眠主要原因

“怕错过什么精彩的内容,睡觉前要刷一遍微信、微博才能放下手机”,今年26岁的市民潘女士在企业从事文案工作,除了要思考策划文案外,还有各种考核指标和培训,压力比较大。潘女士表示自己平时睡的比较晚,睡觉前还有看手机的习惯,有时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就顾不上时间,当放下手机准备睡觉时,却怎么样也睡不着了。

在云大附中上初三的同学小杨表示,自己平时晚上11点以后才睡,周末稍微早一点,而晚睡的原因则是做作业。小杨的成绩在班级中间的位置,他心仪的高中是昆一中,为了最后的冲刺,除了完成学校里的作业外,他每周还要上2次补习课,做一些额外的习题。

52岁的市民李大妈同样也被睡眠问题所困扰,退休后李大妈就成为了广场舞大军中的一员,每天晚饭后李大妈会约上朋友去家附近的碧鸡广场上跳舞,从晚上7点左右跳到10点,回家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入睡。由于生物钟的关系,第二天早晨醒的又比较早,常常感觉困乏。

躺下后30分钟之内无法睡着可能是睡眠障碍

记者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门诊了解到,近年来,睡眠障碍人群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问诊的人群中不乏10-20多岁的中学生和大学生。追踪随访发现,这部分人群的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是主动失眠,也就是不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等,在长期的熬夜状态下,睡眠结构、睡眠周期被破坏,从而造成了失眠。

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刘芳表示,睡眠障碍按照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其中失眠就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具体表现为躺下后30分钟之内无法睡着,睡眠维持时间短、睡眠质量差或中途醒来2次以上。以25-60岁人为例,每天睡眠时长需6-9小时。

除了年轻人,睡眠障碍也会发生在上了年纪的老年群体中,老年人除了褪黑素分泌不足而导致失眠外,睡眠障碍更多是继发于其他疾病而产生的,如抑郁症、心脏供血不足、呼吸系统疾病、身体疼痛等,躺下后难以入睡。

“晚睡晚起”认识错误 医生建议11点前入睡

采访过程中,几位市民表示熬夜、失眠后第二天偶尔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犯困打盹的情况,皮肤状态也会变差。也有市民抱着“几天不睡,用一晚上补过来”的想法,究竟熬夜晚睡会对身体造成怎样的影响?

据悉,人体的第一道“健康防线”就是睡眠,在睡眠过程中中枢神经、免疫力、神经细胞、激素分泌等在进行不断地修复,如果长时间睡眠不足容易造成感冒、发烧等抵抗力下降,和晕车、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还可能增加心脏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患病风险,特别是有患病成员的家庭,基因加上外界因素,患病的风险将大大提高。

对此,刘芳医师建议,有睡眠障碍的人群一方面需要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赖床,纠正“晚睡晚起”的错误认识,尽量在11点以前睡觉;还需要注意在睡前避免接触容易产生兴奋的事物,包括运动、电影,及酒精、咖啡、浓茶等饮品;此外,建议睡前将手机放在卧室外,去除房间里有蓝光的物品;严重的患者建议及时咨询求助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