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团体验特色民宿。昆明日报记者李海曦/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莹 通讯员康碧姝 溪水绕村,土屋阡陌,蛙鸣犬吠……3月30日,第四届“春天在哪里 昆明告诉你”主题活动走进西山区,在团结街道大墨雨村的秀色山水间放慢脚步,静享美景。大家在大墨雨创意乡街“宴遇”美食江湖,在古老村居中聆听春天音乐会。大墨雨仿佛拥有延长时间的魔力,让人们可以在这里肆意沐浴阳光,享受春天。
大墨雨村全貌。昆明日报记者李海曦/摄
大墨雨村紧邻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是一处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彝族村落。平日里,这里幽静恬淡,依山傍水,俨然一个现代版“世外桃源”。
探访传统民居。昆明日报记者李海曦/摄
300年时光磨砺,如今走进大墨雨,还能从苍翠丰茂的古树、潺潺的三眼井、香烟袅袅的古刹中找到历史的印迹。村中的老屋有的被拆除盖了新房,还有得则经过修缮翻新,改造成一幢幢别具一格的民居民宿。
自2015年以来,村里陆续搬入了60余户新村民,有幼儿园老师、公益人士、建筑师、艺术家……他们和本地老村民混居在一起,形成了不一样的分享协作社区。村民们把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定为大墨雨集市日。
春天团来到时,正逢大墨雨村三月的“街子天”。大墨雨本地村民带来春天才能吃到的槐花、金雀花、野藜蒿等野菜,自制的泡菜小食、彝族绣品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村民们”则准备了日式咖喱、烘焙面包、手工艺品等商品。
市场一隅,一口大锅里是热滚滚的羊肉汤,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旁边是薄荷、香菜、小葱、辣椒、酸菜等等作料。还不到午饭时间,等待品尝羊肉汤、羊肉米线的游客已经迫不及待地等在大锅周围。
另一边,今年65岁的邓天碧婆婆正在自己的摊位前忙碌,她亲手制作的山西莜面、四川辣酱很受游客欢迎。2017年10月,邓婆婆和老伴儿、儿子、儿媳全家从四川达州搬到大墨雨,儿子、儿媳在这里教古琴和画画,她和老伴儿则享受养老生活。“大墨雨村特别好。”邓婆婆说,“这里不仅环境好、风景好,空气清新,非常适合我们养老;老村民对我们也很照顾,生活很愉快。”
民谣音乐会。昆明日报记者李海曦/摄
在墨雨集市品尝过丰富的美食之后,春天团成员来到“墨雨暄”打造的百年老房合集里,欣赏了一场特别的音乐会。著名的“东方小夜曲”《小河淌水》用吉他演奏出来别有一番风味;摇滚音乐从吉他弦中流出液仿佛少了几分狂躁,多了几分闲适。春天团成员或坐在长椅上,或席地而坐,享受音乐和甜点相伴的午后惬意时光。
彝族村民唱起祝酒歌,热情欢迎客人的到来。昆明日报记者李海曦/摄
大墨雨仿佛被时间“遗忘”,这里没有高大上的科技、没有新潮的游乐设施,更没有综合商业体。它只有潺潺不断的三眼井、吱呀摇晃的秋千和古朴素雅的老宅。清风徐徐,小酌一杯清茶,轻尝一口咖啡……在百年老房里听上一场民谣音乐会,其中美妙已不必多言。也许,这正是大墨雨能够留住春天的独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