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
中华民族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云南各族人民、各阶层人士,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团结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首先是云南各族人民组成的滇60军在昆明巫家坝誓师,然后越过崇山峻岭,历经40余日的艰苦跋涉,步行到湖南长沙。历经中条山之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后血战台儿庄,接着回防滇南,在滇南国门坚守5年,浴血奋战,硬是没让日军跨过国境一步进入昆明,这才保证了滇西不失,才有了民族存亡之际,中国之学子中国之文化精英北下避战火,成立西南联大,保存了中华民族之文化。
梁学海的故事就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
云南陆军讲武堂
梁学海,昆明人,祖籍陕西,大概是在清康熙间移居昆明,世代务农。到其祖父手中,家业渐丰。其父梁十九,读过几天书,重道德,知“仁” “义”,以顺为孝。要求子女们要待人宽厚,不能投机取巧,出卖朋友,做亏心事。
小学毕业后,梁学海进了昆明市第一中学。受到不少爱国教育,中学毕业后,考进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八期。就这样,他在军队又受到军纪教育,更以爱国爱民、服从命令为天职了。
梁学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分配到滇军第三军当排长,其时已是1925年,不久升为连长,驻防西南咽喉昭通。昭通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不但产天麻,也产匪盗。
民国十几年的时候,昭通匪盗成患。梁学海守土安民,颇得百姓好评,曾受百姓送的万民伞和万民旗。这当然是很大的荣耀,由于这种荣耀,被提升营职。
升为营长的梁学海仍忠于职守,不取不义之财,不受非分之物,正直清廉,受到龙云青睐,提升梁学海为团长。后来因厌倦国民党的腐败和压榨百姓种种行为,梁学海一气之下,罢官回了家乡。
抗日战争爆发那年,梁学海已年过不惑。
那时候他正在家乡务农,共产党在昆明成立了“腾冲抗日游击队”特派人请他出山当军事教官。
梁学海不是没想过一腔热血报效国家,只是报国无门,一听是共产党的部队,他欣然应允,随即去省城找当时的游击队政委章英范同志谈相关事宜,两人相谈甚欢,路过西南联合大学时,两人决定去西南联大看一看。
这天,日本人的飞机盘旋在昆明上空 ,尽管日本人的飞机呼啦哗啦的在天上飞,防空警报响彻了整个昆明城,教室里没有一个学生跑出来,没有一个学生慌乱,郎朗的读书声不绝于耳,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对台下的学生们大声的说:“炸吧炸吧,日本法西斯,暴得者必暴亡,强取者必后无功!同学们——你们是什么?你们是未来之中国的希望,假如在这乱世你们都慌乱起来,你们都不读书了,那我们泱泱华夏就真的亡国灭种了。”
梁学海一时呆住了。
那老师继续说:“同学们,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意义的死去,你们学生,是文化的学习者,我们是老师,文化的传承者,假如我们都跑了,都怕了,都怕日本人的飞机,那我们的文化就完了,中国也完了,日本人可以用飞机大炮夺取我们的家园,但只要我们有文化在,我们一定能光复河山。”
梁学海看到这里震撼了,心想:“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能以国家命运为己任,我梁学海身为军人在国家危亡之际,难道要苟且偷生吗?”
被轰炸后的昆明,断垣残壁(图源于网络)
随即,梁学海加入了共产党成立的腾冲抗日游击队支队的教员,但梁学海也有个要求,训练时要允许他打人。
这个很棘手。章政委想了想,说:“我们共产党的队伍重视思想道之外,不许打人怎么办?”
梁学海说:“这个训字,除了劝道之外”旁边还有个“川”形鞭痕!也就是说,好兵是训出来的,想要有铁的纪律,不光要有铁的政治思想。现在挨点皮肉之苦,将来上了战场可以活命。”
章政委说:“假如没有人反纪律你打不打?”
梁学海说:“我又不是吃多了。”章政委想了想,又和队长商量了一下,就这么办吧。
开堂第一课,梁学海带去了当年当团长时的马鞭。
第一次集合,让林教官讲话,梁学海手举皮鞭说,“咱们共产党的队伍。不许打人骂人,但我和政委定了规矩,谁要是违反纪律,我就不客气!现在大半个中国都丢了,你们再不努力,再不受点皮肉之苦,中国就亡了!训练场上少挨鞭,战场上才能打胜仗!”
梁学海果然训兵极严格,无论滚、爬、立、卧,都要求一致。大阳越毒越立正,瓢泼大雨也要求集合跑步。练射击时,要求半跪托枪,枪杆子上坠砖头,一蹲就是一小时,他拎着皮鞭在后面转来转去…可由于章政委的思想工作做得好,战士们都很刻苦自觉。没人犯错误,梁学海的马鞭就用不上。
抗战时期巫家坝机场(图源于网络)
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以兵败收场。日军则乘势攻入中国滇西地区。5月初,日军由缅甸入侵滇西,中国远征军守桥部队被迫炸毁怒江上的咽喉津惠通桥,阻敌于怒江西岸。
此后,怒江以西3万多平方公里 滇西沦陷后,日军在沦陷区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同年7月后,梁学海随这支游击队来到了滇西敌占区德宏,在密林中穿梭,寻找时机打击日本人。
惠通桥
在德宏,游击队最难的是自己解决弹药和粮食问题,又加上水土不服,敌后工作十分不易。
这天,游击队来到周安县一带,恰巧遇到日本兵的征粮队,政委章英范同志建议打它一个措手不及,于是在林子里架起了枪,随着一声令下,七八个日本兵应声倒下。
当天下午,日本兵得知这一消息后调集重兵从四面八方搜山,寻找抗日游击队,游击队没想到日本人敢进林子,只好分成两拨人组织突围,梁学海分析形势以后决定留下来带一小部分人打阻击,枪声一响,日本人必定被吸引过来,另一队人就能趁机逃脱。
于是梁学海带领剩下的40人与当时的日军激战半日,最后全员阵亡,梁学海身负重伤,日本人要其投降,梁学海宁死不屈,说:“云南只有阵亡的军人,没有被俘的军人,我不会做第一个。”说完开枪自杀,壮烈牺牲。
游击队回来之后,收回了梁学海及众人的尸体,偷偷安葬,这群面黄肌瘦的中国军人再次眼神坚毅的走进了密林,他们要活下来,要收复故土,要替无数中国人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