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区园区 正文
盘龙区桃源街酒吧一条街“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综合整治初见成效
昆明信息港    04-15 11:32:28

昆明信息港讯 盘龙区桃源街酒吧聚集区位于鼓楼街道桃园社区,沿盘龙江北起桃源街80号,南至桃源街140号(人民中路),共有酒吧13家。因桃源街紧邻盘龙江,空气清新、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又位于城市中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休闲、邀约好友小聚的理想去处。原开设于桃源街边居民住宅楼下的茶室等休闲场所,为追求经营收益,逐渐转行开设酒吧,并形成聚集区域。

民有所呼 “吹哨”来应

盘龙区桃源街酒吧聚集区因酒吧营业时间至凌晨3点钟、消费者酒后喧哗扰民,周边的居民抱怨不断;同时酒后失足落水等安全问题,打架斗殴、涉赌涉毒等违法或影响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对周围居民的幸福生活及辖区治安管理均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此外,酒吧违规改建阁楼、房屋结构遭到随意更改,占用人行道店外经营、消防通道堵塞等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盘龙区街道社区、公安部门等多次进行了清理整治,但因酒吧运营涉及多部门管理,且执法权限各异,这种分散监管难以快速形成合力、集中有效扭转这些乱象。

为了维护辖区居民利益,消除安全隐患,规范社会秩序,盘龙区鼓楼街道决定针对这一痛点顽疾,按照先期制定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吹响“综合执法哨”,牵头各区级职能部门重点从桃源街酒吧聚集区的消防安全、治安管理、市场主体资格清查、环保、城市管理、行业从业人员管理等全方位开展综合整治。

一声“吹哨” 部门报到      

通过“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给街道赋权,街道有了临时指挥调动权,极大地激发了街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综合整治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盘龙区鼓楼街道一声“哨响”,各职能部门齐“报到”,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由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参与部门及职责分工并召开协调会议。同时,街道在整治前,全面摸清辖区内酒吧一条街的基本情况、居民诉求及存在问题等,做到有的放矢。

难点痛点 “哨响”来解

通过前期安排部署,鼓楼街道于2019年4月12日晚7点30分,针对桃源街酒吧聚集区的安全隐患、扰民问题等社会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吹响“集中整治之哨”,牵头区市场监管局、区城管局、区公安分局、区生态环境分局、区住建局、区卫健局、区融媒体中心、区消防大队等八个部门前来“报到”,并组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安监站、综治办及桃源社区共39名工作人员,联合开展桃源街酒吧集中专项整治活动。整治活动分两个小组,对桃源街13家酒吧进行拉网式排查。通过现场询问、查阅证照、查看实物、检查消防设备等方式,分别对各个酒吧的市场主体资格、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噪声管控、超时经营、治安管理、违规搭建、店外经营等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形成问题清单。并勒令无证经营、违规经营的酒吧关门停业、现场整改。

排查结束的当晚,鼓楼街道再次吹响“会商会办之哨”,立即召集各部门“报到”,将街道、部门的工作人员集中起来,大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各抒己见,通过现场会商会办形成整治落实机制。

吹哨报到  产生特效

“吹哨报到”机制,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发现、处置问题,对难点痛点集中攻坚、产生特效。通过联合执法、形成合力,力量下沉、服务基层,不用增加机构人员,却能啃下硬骨头。

通过“吹哨报到”,盘龙区对桃源街酒吧整治这样之前往往是“看得见、管不着”、久治不愈的社会治理难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盘龙区力求打击一批违法人员、关停一批不符合规定的酒吧、整改一批经营不规范行为、消除一批安全隐患的目标即将实现。整治后盘龙区将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做好酒吧“一户一档”监督工作,杜绝超时经营、噪音扰民等乱象反复,对整治中不符合开设酒吧条件的店铺,鼓楼街道将牵头引导帮助其按规范转变经营业态。“吹哨报到”有效规范桃源街整体市场经营秩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降低扰民投诉,还辖区居民一片宁静和谐。

下一步,盘龙区将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服务基层意识,推动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完善“街道吹哨 部门报到”工作机制,继续围绕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和痛点下功夫,增强街道与部门间的统筹协调能力,不断提升全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增强辖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编辑:段秋睿    责任编辑:李红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