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甘凌菲 通讯员李东梅 近日,茨坝幼儿园小中大班9个园级教师小课题举行了结题论证活动。从问题的提出、生成小课题、开题论证、查阅资料、研究实践到后期检查,全园教师实现了“实践操作者”向“实践型研究者”的转型之路。
据悉,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实现“班班有课题、教师齐参与”的研究模式,是盘龙区茨坝幼儿园自2017年11月举行昆明市一般课题、盘龙区重点课题“基于园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为例”研究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一线教师依托课题研究的思路,将研究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逐步实现从“教书匠”到“实践性研究者”的转变。
结题论证活动上,盘龙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部何蕙霞老师、课题规划办赵俊宇老师、昆明市教工二幼杨帆园长、五华区教科中心幼教部刘智箐主任、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同德园区刘芳园长、新迎三幼张月园长、吴旭梅书记担任课题评审专家,全程参与活动。盘龙区刘芳名师工作室、李东梅名师工作室的全体学员对本次结题评审活动进行了现场观摩学习。
当天的活动分为结题报告陈述和现场研讨两个部分。首先,9个园级小题课负责人从问题的产生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研究反思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重点介绍了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和课题研究中的疑惑、反思。 随后,现场就课题开展过程中的一些亮点和疑惑点进行深入地研讨。
小中大年龄段课题鉴定组专家经过听取报告、查阅资料、课题答辩等评审环节,一致同意幼儿园小课题如期结题。并在意见反馈中对9个小课题在规范文本、梳理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资料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为这些园级小课题进一步完成接下来的市级和区级层面的结题评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五华区教科中心幼教部刘智箐主任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如何进行课题结题汇报”的专题培训,就汇报者如何在课题结题汇报中落实关键部分的呈现、汇报内容详略分布等要求进行强调,以便汇报内容更好地凸显课题研究中的关键问题、核心要素、策略和研究成果等,为当天的结题评审活动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学会用理性的思维来看待日常工作的点滴,在研究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专业素养。经历本次结题论证活动后,全园教师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将理性的思考和实践融合起来,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研究的提升,实现研究的真正价值,有效推进工作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