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茶产业托起农户绿色增收致富梦
普洱新闻网    05-08 11:26:13

四月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老乌山生态茶园里,一棵棵老茶树发出碧绿的嫩芽,茶农忙于采摘茶叶。而在按板镇文立村镇沅乌吉茶业有限公司,工人们也在马不停蹄地收购茶叶、制作春茶。

近年来,按板镇以老乌山茶叶片区为切入点,坚持“政府为主导、市场为龙头、品牌为主线”,把茶产业作为扶贫产业、绿色产业、富民产业重点打造。

增效益  因地制宜助增收

4月12日至13日,在按板镇文立村举行的第三届老乌山茶叶开采节,吸引了省内外众多茶商和游客。来自湖南的游客李琼华对老乌山茶叶赞不绝口:“老乌山茶叶生长在大山深处,良好的生态环境造就了上好的茶叶品质,喝一口老乌山茶,舌底生津,韵味在涩、香、甜中变化,让人迷醉。”

老乌山地处无量山支脉,海拔1500至2200米,森林植被好,气候温凉,是典型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气候特征。老乌山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通透性好,是生长优质茶叶理想之地。老乌山从唐代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近年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镇沅县挖掘老乌山历史文化,打造老乌山茶叶品牌,以政府引导、茶企业牵头的试连续举办了三届老乌山茶叶开采节,旨在立足当地优势,加快茶产业发展,弘扬茶文化,提升茶叶质效,提高农户收入。近几年来,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精心打造下,“老乌山”品牌越叫越响,老乌山茶叶价格逐年攀升,村民们保护古茶意识逐渐增强。据不完全统计,第三届老乌山茶叶开采节,现场交易额达96.3万元,订单交易额达178万元。

树品牌  打造优质茶产品

镇沅县十分重视对茶叶品牌的培育和保护,在政府引导下,企业牵头成立了镇沅老乌山茶叶诚信联盟。

“成立老乌山茶叶诚信联盟,旨在通过政府引导、行业组织、联盟成员之间的交流,实施战略合作、互通信息、良性竞争,共同推进老乌山茶产业发展,为振兴按板镇茶产业,打造老乌山茶品牌而共同努力。同时,引导企业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新产品。”镇沅罗家迎春生态古茶厂负责人何迎春说。加入诚信联盟的茶企,要按优质茶叶的加工制作标准,统一茶地管理、茶叶采摘、烘烤、制作工艺,提升品牌效益。

在老乌山,不但茶企有品牌意识,茶农保护茶叶的意识也非常强,”你看我种的茶叶是可以直接吃掉的。”文立村茶农阳学宏摘下一片茶叶,直接放进嘴里嚼了起来。阳学宏说,他只做生态茶,整个茶园没有用过一滴农药,全是有机种植的。。

而老乌山茶叶开采节,更是镇沅县树立茶品牌的重要举措。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成过往,在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环境下,茶香也怕巷子深。镇沅县、按板镇党委政府深知这一道理,适时举办老乌山茶叶开采节,广纳八方宾客。  “想不到老乌山藤条茶口感是如此之好,我要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分享,”来自南京的游客吴珊说,他庆幸自己参加了开采节,“否则就没有这个口福了”。

强产业  规模发展销路畅

近年来,镇沅依托优势茶产业资源,进一步加大普洱茶与基地、品牌、文化、休闲、养生、旅游的结合,深入推进茶产业融合发展,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在按板镇,通过老乌山“茶企业+综合服务部+农户”的模式,带动茶农发展茶产业,茶农以劳力、茶叶、茶地入股等方式,与企业合作,把一家一户的茶农聚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拳头,提高市场竞争力,将小茶叶培育成为助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茶产业发展了,广大茶农是受益者。“借力老乌山茶产业的发展,我家于2014年脱贫,现种植老乌山茶6亩,都是60年以上的老树茶,2018年仅茶叶一项,收入就有10万余元。家里建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用电器,日子越过越红火。”文立村茶农阳学宏说。

阳学宏是老乌山茶农依托茶产业脱贫致富的缩影。目前,老乌山按板镇茶区有面积6109亩,产量387.3吨,产值1936.5万元,茶农804户,有茶叶加工厂32家,茶企业11家。每年为罗家、文立、那布3个村6000余名村民搭起了稳定增收渠道,大大增强了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与决心。在按板镇,有5个村有大面积的茶叶基地,至2018年全镇种植茶叶6851亩,采摘面积6631亩,茶产量443.1吨,产值达2215.5万元,茶产业发展托起了农户绿色增收致富梦。(记者钟云 臧灵 文/图)

游客体验采茶

老乌山茶产品

游客品茶

茶农采摘茶叶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