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破获全省首例校园“套路贷” 涉及700多名受害者
春城晚报    05-11 09:56:55

1

警方对嫌疑人进行抓捕

2

3

4

5

暴力催债,罪行令人发指

短信“轰炸”、骚扰家长、暴力恐吓、要挟侮辱、非法拘禁……这些画面不是恶作剧,更不是拍电影,而是长期盘踞在呈贡大学城、嵩明、安宁大学校园的“套路贷”犯罪集团为了恐吓大学生及其亲友所拍摄下的真实画面。借款4000元,逾期还不上,你就要还8000元,8000元你再还不上,就介绍另外的“校园贷”犯罪团伙给你签订1.6万甚至是2万、3万元的借条。借条一次次不断“叠加”,可怜的借款人最后可能要偿还100多万元。为获取非法的高额暴利,这些“校园贷”犯罪团伙可谓不择手段,其罪行令人发指。

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经过三个多月连续奋战,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成功破获一起校园“套路贷”案件,该案也是昆明市、云南省破获的首例校园“套路贷”案件。截至目前,昆明警方共打掉相互勾结的6个犯罪集团,抓获30名犯罪嫌疑人。

抽丝剥茧 首例校园“套路贷”案件被侦破

犯罪集团把诈骗犯罪伪装成民间借贷,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今年1月,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在分析相关警情时发现了案件线索,并上报昆明市公安局扫黑办,随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一起涉及700多名受害者的昆明市、云南省首例校园“套路贷”案件被抽丝剥茧,露出了冰山一角。

昆明警方侦查查明,2016年以来,以邓某、向某、白某等为首的6个恶势力犯罪集团,先后分别在昆明市呈贡区、安宁市、嵩明县等高校聚集区,以私人借贷为幌子,诱骗高校学生签订虚高金额的借条、合同,之后使用暴力恐吓、要挟侮辱、非法拘禁、短信电话“轰炸”等手段向受害人及其家人施压,非法索取巨额金钱。

办案民警介绍:“所谓的翻倍还就是借条签两份,一份4000元的借条,一份8000元的借条,借款人到时候逾期了,他就要让你还8000元的借条,8000元你还不上,他就故意恶意地垒高你的债务,介绍你向团伙成员甚至其他团伙继续借款,借款8000元他又让你与另外的团伙签订1.6万,甚至2万、3万的借条。这个借条不断地一次垒一次,垒至最高的我们见过有一百多万的。”

办案民警表示,校园套路贷犯罪集团在实施犯罪时,通常采取抛撒诱饵、寻找目标,签订翻倍还借条、制造虚假银行流水,制造逾期、认定违约等套路,一步步让受害人深陷其中。

细思极恐 学生只是诱饵,家长才是目标

犯罪集团精心设计校园“套路贷”,学生只是诱饵,家长才是目标。

“他们(嫌疑人)充分利用受害人家属的心理特点,两三千家长肯定不想着一下子就把它还掉,金额一大,家属就急了,就会想办法为了孩子赶紧把这些钱还上。目前,我们接触到的还得最多的,是一个实际借到手7万多块钱还款还了22万,一个月的时间之内,这是我们目前见到的损失最大的一个。”办案民警说。

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如果受害学生和家长还不了钱,犯罪集团就会采取散布污名化信息、上门骚扰、殴打恐吓、敲诈勒索等手段,迫使受害人按照虚高金额还款,或带至其他犯罪集团以“借新还旧”的方式平账,不断垒高债务。可以想象,这些手段对涉世未深的在校大学生及其家庭造成了多么大的压力和危害。

令人发指 逼得借款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辍学

“其中有的学生被他们逼得休学、退学甚至辍学。为了还嫌疑人的钱,他们不惜把自己的学费用来还款,承受不住别人(嫌疑人)索要债务的压力,他自己跑到外省去打工,更换所有的联系方式,甚至不用手机。有时候,我们去到州市找他们(受害人),有的人家老家的房子都没住了,直接在外面租房子住,因为不敢住在自己家里面。”办案民警透露。

如此嚣张的恶势力犯罪行为,自然难逃法律的制裁。经过大量走访、摸排、调查,掌握了充分证据后,昆明市公安局呈贡分局开始收网。

目前该案共抓获30名犯罪嫌疑人,打掉6个犯罪集团,追缴扣押现金、冻结银行涉案资金共计64万余元。经查,这6个恶势力犯罪集团自2016年以来共实施各类刑事犯罪案件97件,包括89件诈骗案、6件敲诈勒索、2件非法拘禁。

涉及面广,受害人多,是这起案件的一个特点。截至目前,呈贡、安宁、嵩明,甚至楚雄的高校均有涉及。

办案民警介绍,该案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部分受害人由于无法还账,被犯罪集团以介绍客户就不用还钱,甚至还有提成为唆使理由,吸收进犯罪集团,由受害人转变成了助纣为虐的嫌疑人。

针对这些受害人转变成了助纣为虐的嫌疑人,办案民警表示:“受害归受害,但是自己所做的行为毕竟是涉嫌犯罪了,我们一样的以涉嫌诈骗、非法拘禁、敲诈勒索等罪名给予他们相应的惩罚。”

警方提醒

“四招”应对“套路贷”

办案民警希望,通过对这起全省首例校园“套路贷”案件的成功侦破和公开披露,能从各方面对广大受众,特别是高校学生起到警示警醒作用。呈贡公安分局扫黑办民警赛禄提出“四招”应对“套路贷”。

第一,在校大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切忌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而胡乱地从网上线下借款,避免被“套路”;

第二,确有资金需要的,自己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去办理借款;

第三,不能随意地以自己的名义帮同学朋友借款,避免自己的公民信息泄露和财务损失;

第四,若自己和身边的人被“套路贷”了,请及时报警。(春城晚报 记者熊波 刘嘉 实习生马雯/文 昆明警方供图

    

编辑:苏雯芊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