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倾力扶贫 老区情深——记威信县大塘村扶贫工作队员周遵书
云南日报    05-15 08:32:41

青山叠翠,绿意盎然。在镇彝威革命老区腹地的威信县庙沟镇大塘村的山坡上,年过五旬、身材瘦削、连续8年驻村扶贫的周遵书正和村社干部们一起查看扶贫产业猕猴桃树生长情况。眼看一株株冒出嫩叶的树苗迎风摇曳,周遵书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精准扶贫,短期靠务工,长期还要靠产业,等这些小树苗全都长成‘摇钱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就更有保障了!”

8年扶贫路,浓浓老区情。自2010年8月起,经中国工商银行云南分行选派,周遵书从工商银行昭通水富支行来到威信县扎西镇开展扶贫工作,2015年8月至今一直奋战在威信庙沟镇大塘村脱贫攻坚一线。8年多来,他始终把山区贫困群众的疾苦装在心底,用心用情真帮实扶,真心实意分忧解困,用扶贫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周遵书常说:“干的时间长了,心也就落在这里了,只要大家都把日子过好,这比啥子都好!”

12445

周遵书(左)与村民一起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

大塘村山高坡陡、产业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村里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绝大部分经济收入靠外出务工,找遍全村都没有一块5亩连片的平地。2015年8月,为精准识别大塘村贫困状况,周遵书和村社干部一起翻山越岭访贫问苦,分析致贫原因,共商脱贫出路。在2017年精准识别摸底调查中,他连续驻村3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2018年是威信全县脱贫出列的关键之年,周遵书的驻村时间更是长达334天。

结合大塘村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周遵书及时向单位汇报村里的贫困现状、发展短板及产业扶贫思路,得到了工商银行云南分行的大力支持。2017年9月,周遵书报请单位支持扶贫资金20万元,由村两委牵头流转6亩土地发展大棚草莓种植,一年累计用工400多个,为群众增加务工收入5万多元。2018年1月,周遵书报请单位支持扶贫资金39万元,采取集体经济入股分红的方式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村里建成猕猴桃产业基地100亩,每年可为群众增加务工收入9万多元,将实现62户群众户均增收2000多元。

大塘村大坪村民小组位于半山腰上,居住着62户村民270多人,多年来村民们的饮用水都是背山泉水吃。村民们吃水难的困境,周遵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深入调研得知,村里山泉水水量大、水质优,建一座高水位水池即可解决问题。2017年底,周遵书报请省分行支持14万元建了一座提灌站,62户群众家家户户接通自来水,彻底结束了“背水吃”的历史。每当提起村里通自来水这件喜事,村民们都会感激地说:“老周,恩人呀!感谢省工行!感谢老周!”

大塘村贫困学子是周遵书心里最大的牵挂。2017年8月,周遵书在走访群众时发现新街村民小组建档立卡贫困户毕先容一家愁容满面。询问得知,年近五旬的毕先容体弱多病,两个月前丈夫因病去世,大儿子先天性残疾,二儿子方义考上大学却没钱读书。方义双眼含着泪水说:“妈,爸爸走了,钱也没有,哥哥残疾,你身体也不好,大学我不读了,我去打工挣钱养这个家。”

“不要担心,娃娃读书的事我来想办法,你家要脱贫只有读书成才这条路。”安慰好母子俩,周遵书立即着手处理。他不仅帮助落实教育扶贫政策解决学费问题,还报请省分行支持解决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同时对全村贫困大学生情况进行摸排,工商银行云南分行共筹资20多万元,对精准识别出来的65名大专以上贫困学生进行资助。

2015年8月以来,周遵书凭借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全面掌握村里精准脱贫情况,为工商银行云南分行精准帮扶大塘村提供了扶贫决策依据。3年多来,工商银行云南分行累计捐资捐物346万元,帮助大塘村群众解决了产业发展、教育扶贫、扶贫商铺、安居房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一大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现实问题。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大塘村整村脱贫出列10条标准全部达到,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29户438人中,已有126户424人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0.44%,低于3%的国家验收标准。在革命老区威信县驻村扶贫期间,周遵书先后被评为昭通市优秀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扎西镇人民政府先进工作者、威信县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全省工商银行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云南日报 沈迅

编辑:合宇聪    责任编辑:谭石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