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红河县梯田干旱,秧苗受灾。图片来源于“中国天气网”
日前,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截至2019年5月10日,全省库塘蓄水56.44亿立方米,比多年同期多蓄7.57亿立方米,比2014年同期多蓄8.64亿立方米。从蓄水情况看,当前有水利工程保障的区域总体上供水有保障,但在没有水利工程保障的地方,旱情发展将会较快,特别是全省山区、半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可能进一步加重。(5月15日 云南网)
天有不测风云,连日来,一场大旱让美丽的云岭大地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5月10日,云南省气象台发布了今年首个干旱橙色预警。截至5月12日统计,云南因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达30.9万人、9.3万头。5月14日12时,云南省气象局还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干旱)Ⅳ级应急响应命令。
没有水的日子,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不便想都不敢想。30.9万人受灾,更是触动着人们的敏感心弦。当然,我们也能够感受得到,相关部门为了解决30.9万人吃水问题而做了种种努力。络绎不绝的机动运水车辆,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温暖。有着云南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够战胜旱灾,将大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
“30.9万人饮水困难”很揪心,也是道值得深思的考题。比如,据气象信息,2019年2月以来,云南全省累计平均降水量为69.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44.2%,为近10年同期最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是否预测到了会发生旱情?又是否制定了应对的预案?要知道灾情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若能够早一点预测到,早一点做好应对之策,相信带来的损失会小的多。
另一方面,“30.9万人饮水困难”也折射出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短板。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有水利工程保障的区域总体上供水有保障,但在没有水利工程保障的地方,“旱象发展将会较快,特别是全省山区半山区人畜饮水困难可能进一步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水利工程保障能否实现全覆盖。克服一切困难,扩大水利工程保障范围,必须提上日程。
灾情就是动员,灾情就是命令。集中全省力量,解决“30.9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容不得半点拖延。当务之急,就是抓好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调配,全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人畜饮水安全。此外,筑牢水利工程保障、加大节约用水宣传力度等工作,都需要真真正正地落到实处。总之一句话,“30.9万人饮水困难”是道思考题,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