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 记者冯冕芸 北大教育学院高级别论坛——北大教育论坛第213期5月30日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开讲,安宁中学校长何明作为论坛开讲以来的首位中学校长受邀作了《价值引领与高中学校的文化建构——县域学校优质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主题报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教育大数据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蒋承教授主持报告会,北大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硕士及部分教师参加了论坛。
安宁中学仅用九年时间,实现从一级三等到一级二等再到一级一等(最高等级)的晋升,比肩省内众多百年名校,跻身云南省先进学校行列,在县域学校优质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显著成果,创造了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的“安中现象”,引起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高中大数据实验室的重点关注。为此,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邀请安宁中学参加论坛交流。
交流论坛上,安宁中学校长何明首先简要介绍了安宁中学的组建背景、办学条件以及摘星逐梦、九载圆梦的旅程。何明校长阐述了安宁中学在文化建构中培育“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开放强校、人本治校”的办学特色,成为“小地方大教育”县域学校优质发展典型代表的办学历程,从目标导向、价值引领、系统规划、实践路径四个方面对“安中现象”进行了全面解读。
何校长说,安宁中学组建伊始,为凝聚来自四面八方教师的思想认识,他在第一次教工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次创业”的理念,要求全体老师将个人过去的辉煌归零,把职业当作事业来追求,在安宁中学这个全新的平台上开始各自人生的二次创业,齐心协力亲手打造一所伟大的学校。随着办学实践的深入,学校不断推进德育文化、课程文化、环境文化、学生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逐步培育“文化立校、科研兴校、开放强校、人本治校”的办学特色,确立了“至真致远”的校训,全体师生秉持“真诚的付出终将会实现远大的理想”的校训精神,推动学校从“建设区域名校——到跻身全省先进学校行列——再到办精品大学校,优质大教育”,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校训的内涵。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何校长介绍了先后制定的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从系统建构的角度阐释了规划在学校发展中的导向引领作用,正是这样的价值追求和目标引领,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内驱力,为学校健康稳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何校长认为,一所优质的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符合其自身条件的最优化发展”的课程。他说,十余年来,安宁中学一直寻求突破以应试为中心的课程建设困境,努力用课程化的思路来建设和发展学生社团,深入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项目,推进选课走班实践,增强生涯规划指导,探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深入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学校持续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校通过以上途径,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建设。
何校长认为,德育是教育的喂养体系,是学生的营养体系。安宁中学一直努力建构系列化的德育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德育课程化,强调主题化的教育、系列化的实施、精细化的组织和常态化的研讨。他说点燃梦想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的火种,关键是谁能点燃学生的火种?点燃学生什么样的火种?
何校长认为,优秀的结果源于优质的过程,把目标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优秀的结果自然而成。他说,有效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效果,高效课堂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卓越课堂则要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从“育分”到“育能”再到“育人”,安宁中学从寻求有效教学的效益到探索高效课堂的模式,再到追求卓越课堂,一直在反思、总结和提升。教育科研从学校的常规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的教学实践中找寻问题,直面教学,反思提炼,解决问题。努力实现两个转变,即变“教师的‘教学 ’为‘导学’,学生的‘学会’为‘会学’”。向每一节课堂要质量,珍惜来到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努力建构学习共同体,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陪伴他们健康成长。
面对未来,何明校长指出:安宁中学将坚守肩挑大山而不卸,一往无前只登攀的勇气,坚持基于安中土壤的价值追求,不断优化做事方式与进步状态,以积极有效的策略应对变革,建设适应未来发展的学校,相信安宁中学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论坛上,与会嘉宾与何明校长就当前县域学校的变革与发展、价值观的确立和引领、校长领导力、学校文化建设、新高考改革、学校特色创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
新闻链接:
安宁中学是在2005年全省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安宁市委、市政府实施“依托昆钢四中,整合安宁四中组建安宁中学”的方案,组建成立的一所高标准学校。
昆钢四中,1982年建校,原属昆明钢铁集团公司。办学条件优良,师资力量雄厚,在办学历程中积淀了优良、深厚的学校文化,是云南省为数不多的具有良好办学声誉的一所老牌一级完中。
新组建的安宁中学仅用九年时间于2014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完全中学,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的殊荣,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最具成长力的学校”。在仅限县域范围招生的前提下,安中人努力拼搏,在高考中屡创辉煌,创造了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的“安中现象”。
2014年高考,周权、朱睿宇以727分、726分的成绩,斩获云南省高考理科状元、榜眼,创造了县级中学囊括高考前两名的奇迹。
2016年,宋柳荻、李冲赢、李思诚三名学生勇夺昆明市中考前三名。2017年,一本率达67.67%,其中段楠同学位居全省文科实考分第四名,两名同学分别通过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和北京大学“博雅计划”自主招生考试,5名同学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2018年,安宁中学在全省高考中占据独特地位,三名同学考入清华、北大。600分以上人数占比29.8%,一本率达到70.2%,贺晨同学以理科707分、周郎婷同学以文科680分的成绩入围全省20强。每一年,都有大批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入“985”“211”重点大学。
何明,安宁中学校长,安宁中学学校管理委员会主任,正高级教师,曾获“云南省名校长”“云南教育功勋奖”“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校长”“云南教育风云人物”“云南省优秀教师”“昆明市劳动模范”“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是全省探索县域学校优质发展的先行者、备受瞩目的“安中现象”的缔造者、安中“一校多区”的设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