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诗篇,世界闻名。杜甫是作品最早被全译成韩文的中国文人。早在公元1481年,韩国人就把杜甫的1647篇诗作,分25卷出版。6月7日晚,重庆市歌舞团原创舞剧《杜甫》首次走出国门,在韩国天安市艺术中心剧场隆重上演,再次掀起了“杜甫”热。
作为国内首部“诗圣”题材舞剧,《杜甫》由重庆市歌舞团联合国内顶尖创作团队,历时一年倾力打造、历经三年打磨提升,分“序:壮游羁旅,踌躇满志济天下”“上篇:长安十载,求官谋事为苍生”“下篇:弃官归隐,笔底波澜惊风雨”“尾声:登高望远,历尽沧桑唱大风”4个篇章,意象化地讲述和呈现了杜甫颠沛流离的一生,浓缩了杜甫从宦游、为官到弃官的全过程;表现了杜甫为理想苦苦追寻、为百姓大声疾呼、为人格绝不屈尊的一生;细腻而深邃地刻画出了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和“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的悲悯情怀;准确而深刻地诠释了他的诗作和“杜甫诗史”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呼唤当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演出中,舞者们精湛的演技与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和多媒体等巧妙融合,一个个“块状舞段”营造出一个个隐喻心理情境的空间环境,凸显杜甫渴望“求仕”又心悸“失我”的对比,折射出卓越诗史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而由双胞胎演员李庚、李晋分别饰演的“杜甫”和“另一个杜甫”多次“隔空对话”,进一步衬托杜甫丰富的内心情感,揭示其内心思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深化了该剧的表现主题。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杜甫在韩国一直有很大的影响力,这部舞剧对杜甫进行了很好的诠释,让我对这位中国文化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位现场观众表示,杜甫的诗作文学价值特别高,他的家国情怀让几代韩国人都产生共鸣。韩国人从杜甫的诗歌里汲取了很多营养,包括他本人。笔者了解到,前任韩国驻华大使卢英敏就对杜甫有独到的研究,曾用汉字写了《江村》中的两句诗比喻韩中关系:“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也就是用“燕鸥之和”来寄望韩中友谊。
据悉,《杜甫》自2016年4月首演以来,先后参加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展演(北京)、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等系列重大演出活动共计80余场,赢得票房、口碑“双丰收”,专家、观众“双好评”,曾获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第十六届文华大奖“提名剧目”。该剧片段《丽人行》全网播放量已超过10亿。此次韩国交流演出是该剧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将在韩国天安市艺术中心连演3场。(光明网 记者赵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