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昆明日报 记者刘婷婷) “金融扶贫作为贫困户的增收脱贫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重要催化剂,在扶贫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云南财经大学教授边小东表示,当前我省脱贫攻坚迈入冲刺阶段,因此扶贫开发工作不仅要依靠公共财政,还需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尤其是金融支持的力量。
边小东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金融扶贫有效方式,强劲的金融力量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作为金融扶贫的主力军,不少在滇金融机构把服务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积极发挥专业和资源优势,综合运用投资融资、财务顾问等手段,创新推出多种适合贫困地区增收脱贫的信贷模式,有效拉动帮扶地区脱贫致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贡献。“目前,全省贫困地区的银行服务网点、证券公司、保险机构等共有数千个,已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及证券、保险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金融扶贫开发格局。在滇金融机构勇当金融扶贫排头兵,既充分体现了其立足行业优势参与脱贫攻坚的创新智慧,更凝聚着对扶贫工作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边小东看来,扶贫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因此金融机构金融扶贫任重道远。“金融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金融机构参与脱贫攻坚责无旁贷。金融机构应对贫困地区企业多一些资源上的倾斜,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加强辅导培育重点企业,帮助它们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支持贫困地区企业IPO融资和并购重组等,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在落实国家战略部署的前提下,金融机构要积极探索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更多机制、更多举措,真正实现精准扶贫。”边小东认为,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差异大,产业和项目金融需求多样,因此金融机构应结合深度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发挥其优势,创新差异化金融扶贫方式,要培育本地化、本土化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并且提升深度贫困地区利用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在金融扶贫过程中,还要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建立健全相关风险防控长效机制,严把质量关。
“当然,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金融机构的努力,还要加强与当地政府和各个部门的协同合作,群策群力。”边小东表示,金融扶贫既需要政府引导,也要按照市场规律做事,在机制设计上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社会因素,这需要政府、金融机构等多方发挥合力。“眼下,云南各级党委政府和在滇金融机构一道,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在‘真扶贫、扶真贫’上取得了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