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开门治理滇池开辟社会共治新路径
云南网    06-24 10:45:56

00300710086_0ec00dec

“市民河长”巡河 浦美玲/摄

  “当了市民河长,就要胆大心细盯住不放,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滇池!”6月20日,人民日报聚焦昆明滇池治理,近距离关注“市民河长”陈嘉佳与滇池的“日常”,从他们身上了解昆明人对滇池的感情。(6月20日 掌上春城)

  众所周知,滇池是昆明人的母亲湖,“保护滇池,就是保护自己”的言论在当地非常得深入人心。而 “市民河长”陈嘉佳的一番言论,“当了市民河长,就要胆大心细盯住不放,宁愿得罪人也不能得罪滇池”,一时在网络中引起广泛共鸣。

  云南人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历史的担当扛起时代的使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力保一湖清水”的决心和行动,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色发展观。以攻坚克难全力打好“三湖”保护治理攻坚战,让高原明珠惠泽当代、造福子孙,展现新时代新作为,抒写新征程新篇章。

  经过不懈治理,云南众多河道实现了从黑臭到清澈的转身,滇池水2018年恢复到Ⅳ类水质。这背后,是云南对党中央、国务院基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步步紧跟。通过把四级河长体系延伸到村级,五级河长制以及河长“六大任务”的责任落实与考核追责,云南全省河湖库渠做到了全面覆盖、不留盲区,治理有效、成果凸显。

  这其中的一个亮点,就是全省各地不断涌现出的“企业河长”“民间河长”“学生河长”“市民河长”等新生力量。有媒体报道,今年初,昆明市启动了新一轮“滇池卫士”志愿服务暨“市民河长”聘任仪式,通过组建市、区两级专业志愿服务组织,招募百名“市民河长”、组织千支“爱湖志愿服务队”、发动万名“滇池卫士”、号召一批“滇池驴友”等方式,发动群众争当滇池保护治理的监督者、支持者、参与者和护卫者,为逐步建立“滇池卫士”志愿服务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滇池连同云南其它高原湖泊,都牵连着当地人民的记忆与感情、思念与乡愁。事实证明,只有号召广大市民自觉做滇池保护的参与者,巡河、爱湖、护山,植树、造林、美化,并围绕违法排污、侵占河道、违法取土等行为开展监督举报,做城市文明的传播者和生态文明的践行者,不断拓宽社会共治新路径,滇池才能得以彻底治理,为高原明珠打亮底色,为美丽云南增添光彩。(云南网 特约评论员雷钟哲)

编辑:文丽荣    责任编辑:昝娟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