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乡村女教师兰梦醒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    06-24 20:39:12

保山乡村女教师耕耘多年作品喜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1).jpg

近日,“201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在北京揭晓,来自云南保山的青年作家兰梦醒的诗歌作品《春天的田野》荣获“201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这一奖项也填补了保山市文学界在儿童文学领域国家级大奖的空白。

保山乡村女教师耕耘多年作品喜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3).jpg

 兰梦醒

隆阳区人,80后青年教师,保山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在乡村教学的青年教师,兰梦醒在业余时间里辛勤耕耘,多年来先后创作了近1000篇文学作品。2013年起,陆续在《星星诗刊》《儿童文学》《中国儿童画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童话、诗歌数百篇。曾获第十届上海幼儿文学奖,第四届“读友杯”全国短篇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优秀奖,首届全国“温泉杯”短篇童话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现已出版短篇童话集《四季的尾巴》,绘本《米吉和米粒的一天》《装满坏话的漂流瓶》《捡到一只奇怪的小熊》等。

在得知自己的作品获奖后,兰梦醒在惊喜的同时,也保持着一个平和的心态。“喜欢和生活保持距离,又善于运用文字在成人世界捕捉童真童趣,”201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得者兰梦醒面对记者时说:“希望自己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山村教师触摸冰心奖

2018年12月5日,正在电脑前备课的兰梦醒忽然收到一条短信:“兰老师,恭喜您的作品《春天的原野》获得201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读完,她的内心有些激动。

保山乡村女教师耕耘多年作品喜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4).jpg

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是以文坛巨匠冰心的名字命名的,与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作文奖同属冰心奖,每年举办一次评奖,迄今已举办29届。

因大赛组委会要求,获奖的消息在正式公布前必须保密,除了少数几个圈内好友,兰梦醒并没有告诉别人,她依然按部就班地上课下课,业余进行着自己喜欢的儿童文学创作。有时灵感来了,她会掏出手机在便签上记下,在周末对记录进行深入挖掘和加工。从2012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以来,兰梦醒心里一直有一个目标——触摸冰心儿童文学奖。

兰梦醒任教的大庄中学虽只和保山城相距40公里,教学任务繁重时,她却很少能回家,当忙完手头的事情后,不善交际应酬的她就会宅在宿舍,读读书、写写文字。

保山乡村女教师耕耘多年作品喜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2).jpg

兰梦醒和学生们在一起

在同事的眼里,偶尔写诗歌散文抒发情感的老师很常见,但像兰梦醒一样痴迷儿童文学创作的人,在他们之间找不出第二个。大家都清楚,儿童文学创作不仅要求作者有一颗童心,而且不同的气质和经历决定了一个创作者是否适合给孩子写作。偶尔,兰梦醒会将自己写的童话发布在她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同事和朋友们看到后,就会给孩子当作睡前故事。

保山乡村女教师耕耘多年作品喜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jpg

“写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自我纾解和自我治愈的过程。童诗也好,童话也罢,都是一个容器,用来盛放自己的孤独和希望!孩子童年时期的阅读是能为他们打上精神底色的,我希望能写出打动自己也打动孩子的作品。”在谈起创作心得时,兰梦醒这样告诉记者。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4).jpg

兰梦醒为自己的文学作品绘制的插图 

2014年,兰梦醒偶然看到了冰心奖评委会发布的新作奖征稿启事,初出茅庐的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稿,遗憾的是没能入围,后来,她一直关心着征稿发布情况。2017年,兰梦醒再次给评委会投稿,依然石沉大海。2018年,不肯服输的她终于在千余篇投稿中脱颖而出,其组诗《春天的原野》获得了当年的佳作奖。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jpg

得奖对于兰梦醒来说不仅是一种认可,也是一种鼓励。她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友人基本上都会把这个奖作为自己写作的一个小目标,所以收到获奖通知的短信和邮件时,自己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想着接下来可以朝着下一个目标出发了。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春天的原野》以组诗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小时候对田园和农家院子里日常景物的一些幻想,给小朋友呈现了一幅活灵活现的春天画面:

田野里的红土

还没被风覆盖

蒲公英的灯盏

就迫不及待地亮了起来

为了认识一只瓢虫

小溪边的蛇莓

最新捧出小红果子

……

这些充满童话韵味的诗句,在兰梦醒笔下仿佛活了起来。  

她说自己永远不想长大,内心依然抗拒着进入成人世界。虽然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成年人,但心里依然是那个躺在家乡的田埂上看云的孩子。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5).jpg

2012年,兰梦醒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她开始重新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心底温柔和纯真的力量再一次觉醒,她渐渐意识到,一直以来自己都很抗拒进入成年人的世界,对童年的一切念念不忘,始终没有变成自己小时候讨厌的那种大人。在她看来,随着年龄在增长,自己始终没有走出过童年这件事,可能是一种幸运,也可能是一种不幸。

兰梦醒儿童文学作品之“四季的尾巴” (1).jpg

同年,兰梦醒开始大量阅读绘本和儿童读物,从原先的写诗歌、武侠小说转而尝试写童话和小诗。后来,她试着给儿童杂志投稿,发表的过程出乎意料地很顺利。得到了编辑和好友们的肯定,兰梦醒备受鼓舞,开始有意识地创作。多年来,她陆续在《星星诗刊》《十月少年文学》《儿童文学》《读友》《小星星》《好儿童画报》《小溪流》《中国儿童画报》等数十家报刊发表童话、诗歌数百篇,作品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幼儿文学年度精选》,诗歌作品入选《世界最美儿童诗集·中国卷》……现已出版短篇童话集《四季的尾巴》,绘本《米吉和米粒的一天》《装满坏话的漂流瓶》《捡到一只奇怪的小熊》等,在圈内也算小有名气了。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1).jpg

在兰梦醒发表的多篇作品中,除了表现童真的文字以外,她亲手为自己的作品绘制的绘本和插图也极为吸引读者的眼球。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11).jpg

在兰梦醒看来,在作品中插上充满童真和诗意的配图除了能尽可能表达自己的心境以外,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在阅读中引发共鸣。“带孩子一起阅读兰老师的儿童文学作品,仿佛自己也回到了童真的年代。”一位家长评价说。

播种自己的原野

作为教师的兰梦醒很珍惜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每个日子,做过广告策划、图书编辑的她,在加入教师队伍后才发现,学校的日子,似乎才适合她这个长不大的孩子。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2).jpg

2009年,初到隆阳区瓦马中心小学任教,她总会把儿童读物带到教室,给孩子们读童话和诗歌,当看到一双双清澈的眼眸被一个个故事吸引时,兰梦醒似乎总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一片属于孩子们的原野。有学生在教师节祝福中这样写道:“兰老师很喜欢笑,笑起来像个孩子一样,可爱极了。”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3).jpg

2015年,兰梦醒调到西邑乡大庄中学,她说,虽然面对的是初中生,但他们依然童心未泯,这又让其萌生了很多创作冲动,她希望每一个小朋友都能读到她写的故事,因为她的内心也曾经有过一片美丽的原野。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6).jpg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兰梦醒试着在晚自习的时候找些诗歌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交流,因为她认为孩子的心灵是一片干净的田野,她有责任在土地上播种。她并非想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诗人,但她希望孩子们在成长中,被更高远的诗歌所照耀。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7).jpg

因为教师的身份,兰梦醒在长期和学生相处中,心态和思维方式变得越来越年轻。有时候是发呆时的胡思乱想,有时候是阅读时的灵光一闪,有时候是生活中某个瞬间的触动,有时候是梦境,总之,自然中的一切都让她着迷。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8).jpg

兰梦醒至今还记得她小时候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时,心头的那份感动和悲伤。给孩子讲一万个大道理,可能会让孩子厌烦得捂住耳朵,但给孩子讲一个小故事,却能让他们愿意安静下来,细细聆听,这成为了兰梦醒在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锲而不舍的动力。善于捕捉孩子内心的她,曾看过孩子被故事打动的眼神,那种感觉,就仿佛亲眼看到那些故事里蕴含的养分一点一滴浸润着孩子的心田,使他们的心变得丰盈、明亮起来。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9).jpg

兰梦醒坚信,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而好的故事是有“魔力”的,小时候读过的故事,会在孩子的心里生根、发芽,甚至直到成年之后仍对他们保有影响力。她很高兴自己是一个创作故事的人,希望能继续写出更多孩子喜欢的故事,在他们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一颗颗真善美的种子,长成一片春天的原野。

兰梦醒为自己文学作品制作的手工绘本插图 (10).jpg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