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周硕 2019年6月28日,中越河口-老街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正式开通,成为中越双边第一个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越南也成为继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蒙古国之后,与中国共同开通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第五个周边国家。
中国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党英杰、云南省商务厅副厅长寇杰、昆明海关副关长段培红、红河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罗荣旭和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领导出席开通仪式。中越河口-老街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的正式开通,将有利于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提升农副产品的通关效率,减少鲜活、易腐农副产品损耗,降低进出口环节综合成本,支持扩大中越两国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更好地造福两国人民。
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是指在双边口岸设置专用农产品进出口报关报检窗口,第一时间对进出口农产品报关报检单据进行审核,对符合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和运输车辆发放“绿色通道”标识,运输车辆通过口岸专用“绿色通道”快速验放,缩短农产品在口岸的停留时间。自2018年12月28日开始试运行中越河口—老街口岸农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半年来,双方口岸各管理部门深化监管改革,创新通关模式,合力推进“绿色通道”建设。采取“互联网+预约通关”模式,鼓励企业提前申报、集中申报,实现通关作业无纸化,推进“先期机检”、“顺势监管”,充分发挥H986等监管查验设备使用效能,减少农产品损耗,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在口岸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内推动进口农产品专业查验场地建设,实现“源头控质量、口岸快验放、场所优监管”,减少农副产品在口岸滞留时间,实现快速通关。实现“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企业申请,采取缩短审批时限、简化审批环节、合并同类产品审批申请等便利措施,优化进境植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程序,减轻企业负担。
试运行以来,中越河口—老街口岸农副产品进口和出口基本平衡,均呈加速发展趋势。2019年1-5月,河口口岸出口各类水果12.8万吨,价值14623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5.3%。生姜、花生、葵花籽等的出口稳中有增;进口木薯片8.3万吨,价值799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3.6%。边民互市贸易进口火龙果、西瓜、芒果等的货物总量43.7万吨,共计29.9亿人民币,占互市贸易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