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曹月 持续炎热的夏季,高温让不少致病菌“蠢蠢欲动”,这样的天气正是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季。省疾控中心发布7月防病提示,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源头众多,市民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
专家介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副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的病人或无症状的病原携带者,细菌和病毒可以经水、经食物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传播和昆虫传播。
那么夏季为什么容易得肠道传染病?省疾控中心专家解释,夏季天气炎热,雨水较多,为肠道致病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而苍蝇孳生,污染食物,增加了肠道传染病的传播机会。
这个时候人体出汗较多,大量饮水稀释了胃液,也降低了局部抵抗力,为致病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同时,人们休息不好,抵抗力下降,也容易患腹泻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为主。其中,霍乱有起病突然,剧烈腹泻的特点。霍乱一般为无痛性腹泻,偶有腹痛。每日几次至几十次的腹泻,大便呈黄水样,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肌肉痉挛。感染伤寒或者副伤寒,临床上以持续高热、相对缓脉、特征性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与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痢疾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全身毒血症症状,严重者可引发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均有腹痛、腹泻,并可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专家提醒,预防肠道传染病,除了讲究个人卫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不喝生水,不吃生冷变质的食物,特别是海产品和水产品;少吃容易被苍蝇叮咬的食品;生吃瓜果应洗净削皮;市场购买的熟食和隔餐食品要加熟煮透;碗筷要消毒,生熟炊具要分开,要防蝇灭蝇。若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愈前避免接触他人,特别是5岁以下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