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媒体关于城市综合治理的几篇报道,令人很是欣慰:“吹哨报到”盘龙经验全昆明推广、西山区西苑街道开展“僵尸车大作战”、呈贡吴家营解决学生接送停车难问题、五华区社会治理机制改革……这些新闻当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点——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北京市首创的这一社会治理改革经验在昆明市推行不久,就使得国家植物博物馆征地拆迁、桃源街酒吧一条街整治、丰宁小区人居环境提升、黄土坡旧货市场关停、西站立交桥环境卫生及交通安全隐患、圆西路改换旧貌等一系列长期积压且群众反响强烈的难题迎刃而解,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水平。
街道和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权利机构,街乡办的工作人员与群众长期接触,熟知民心、民意、民生、民情,由街乡来“吹哨”,再合适不过了。何时、何地、针对何事吹响“集结哨”,他们最有准头,也最接地气。
也许有人会担心,“哨声”吹响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环保、交通、水务、人社等诸多“有关部门”,会服从街乡指挥吗?有些部门的行政级别比街乡要高,街乡办事机构能管得了他们吗?昆明市的实践证明,这份担心可以先放下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前面还有极为关键的一环——“党建引领”,也就是在街乡和各部门的党组织领导下,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对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举报多发的难题,统一协商,分流整治、督办、调解、处理。由此可见,不是谁要管住谁的问题,而是要齐心合力,把资源、管理、服务放到最基层,去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力求做到让群众普遍满意,保社会更加稳定,促经济持续发展。理顺这个思路,很多矛盾和难题就容易解决了。因为,在广大党员和公务人员心中,最高的位置只应有两个字——人民。
有消息说,在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一新举措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的组织、纪委监委等部门也参与了进来,督促改革深化,考核干部政绩,确保“吹哨”有据、“哨响”有果,这又让大家增添了不少期待。
总之,“街乡为民心吹哨,部门为民生报到”,倒逼街乡和有关部门下沉一线、主动作为,坚持“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无疑是深化社会治理改革的好举措,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赢得更多的人心,获取更好的口碑。(唐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