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海关成功应对贸易壁垒助力云花出口
云报客户端    07-04 11:00:47

记者7月3日从昆明海关获悉:2019年6月,澳大利亚向我国通报反馈,采纳中方评议意见,修订了鲜切花检疫准入法规,将紫红短须螨等5种检疫性有害生物从列表中删除,不再要求中方进行相应出口鲜切花的强制性熏蒸处理,并对非我国鲜花产地分布的有害生物,放宽检疫准入要求。这是昆明海关应对澳方技术性贸易壁垒取得的积极成效,有助于云南鲜切花对澳出口。

 云南鲜切花产量连续20多年在全国位居第一,出口澳大利亚等40多个国家。其中,每年有近500批、货值约720万美元(不包含云南产花卉由沿海等地企业报关出口澳大利亚的量)的鲜切花进入澳方市场,约占云南花卉出口总比重的10%。然而,近年来,不少国家频繁制定和采用技术性贸易措施,严重影响了云南花卉正常出口。澳大利亚由于在进口鲜切花和切叶上发现蓟马等多种有害生物,基于国家农业安全考虑,制定了《进口切花和切叶有害生物风险分析草案——第一部分》法规草案,增列了对进口鲜切花、切叶重点关注审查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以及对来自中国的鲜切花、鲜切叶采取强制性熏蒸处理的歧视性措施。

 由于技术法规极具扩散效应,澳方一旦采用该法规,其他贸易国也会竞相认定使用,甚至可能据此提出更为严苛的准入要求。在中国海关总署的指导下,昆明海关积极组织全国技术性贸易措施领域的专家,在昆明对澳大利亚鲜切花和切叶准入检疫法规进行了专题研究和评议。经过大量科学性分析研判,按照世贸组织(WTO)的《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SPS协定),提出澳方相关措施就科学依据,风险评估、非歧视原则等方面与WTO/SPS协定的不符合项,商请澳方去除对鲜切花、鲜切叶进口澳大利亚即将采用的各项过度保护措施。之后,在各方努力及特别贸易关注例会多边磋商之下,澳大利亚向我国通报反馈,采纳中方评议意见,修订鲜切花检疫准入法规。昆明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成功应对澳方技术性贸易壁垒,进一步促进了云南花卉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对于花卉产业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此次应对,昆明海关积攒了工作经验,为今后更深入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奠定了基础。

编辑:周硕    责任编辑:劳学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