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坝委员会第87届执行会议近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马洪琪院士荣获国际大坝委员会终身成就奖。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迈克尔·罗杰斯先生高度赞扬了马洪琪院士在坝工建设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马院士在推动水库大坝建设、水电工程知识传承和国际水电建设合作等方面作出的杰出贡献。
今年77岁的马洪琪院士1967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长期扎根云南,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已达52年,是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领军人。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局长,云南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高级顾问等职务。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
马洪琪院士提出了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洞室群施工规划的基本原则和安全建设的关键技术,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压长斜井滑升模板,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在特高拱坝建设方面,他带领团队围绕小湾拱坝(高294.5m)体型结构、700m级工程边坡、坝基开挖卸荷松弛处理、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和大坝抗震安全等关键技术开展系统研究,成功建成了世界第一座300m级高拱坝,为类似工程建设积累了成功经验。在超高土石坝建设中,他围绕糯扎渡心墙堆石坝(高261.5m)的建设,系统研究了心墙料掺砾改性的成套技术,联合科研单位首次成功研发了数字大坝技术,使大坝施工质量全过程实时在线监控,在世界高土石坝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马洪琪院士主持和参加建设了鲁布革、广蓄、小浪底、三峡、小湾、糯扎渡等大型水电工程30余座,为开发我国丰富的水能资源作出了杰出贡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云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4部。(云南日报 记者 王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