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金玉 7月,正是李子成熟的时节。近日,记者随“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网络采访小组走进昭通市绥江县新滩镇鲶鱼村,站在山头远眺,金沙江南岸果树郁郁葱葱,青瓦白墙的崭新民房掩映在茂密的果林间,连空气中弥漫着李子清香,这些李子正是绥江地标水果——“半边红”。
鲢鱼村地处绥江县新滩镇东北面,距县城23公里,国土面积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6亩。全村有常住农户659户,2797人,其中移民人口169户698人,贫困户246户,1022人,属2016年整村脱贫出列村。截止2018年,仅剩3户12人尚未脱贫,预计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
2007年起,鲢鱼村便有少量李子种植,但受交通条件的制约,只是零星种植,群众也只是作为零卖补贴家用。2009年,鲢鱼村有了第一条通达全村各组的泥土主干道公路,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研究,并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免费提供种苗,村两委积极宣传发动,全村党员示范引领,开始示范种植,通过几年的试种,效益明显。2012年,向家坝水电站建成淹没搬迁以后,村里剩余土地适应半边红李子生长,各级党委政府再次积极出台相关补贴政策、免费提供种苗,全村开始大规模种植,至2016年,“半边红”李子实现收入实1725万元,人均6167元。
此外,县委政府积极组建县专业合作联合总社,各镇组建专业合作分社,各村组建了专业合作社,并给予很多补助政策,实现产、供、销3位一体的销售模式,彻底解决果农销售难的问题。截至2018年底,全村“半边红”李子已形成规模化,同时积极引导,探索土地集中流转,大户经营,努力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大品牌,接轨大市场,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目前,鲢鱼村“半边红”李子种植面积达5800亩,其中挂果面积5600亩,实现户均8.8亩,人均2.07亩,亩产值达8000-12000元,除掉基本生产成本开支,全村仅“半边红”李子实现经济收入达2240万元,人均约8000元。
为山头增绿,为生活加甜,绥江新滩镇的百姓将希望寄于生养自己的大山,用真诚和汗水培育出酸甜可口的“半边红”,撑起了金沙江南岸的半边绿。绥江新滩正走出一条“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美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
据了解,绥江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全县共有33个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24个,建档立卡贫困户11399户46721人,贫困发生率达41.3%。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分散不成规模、贫困面广程度深等因素,成为全县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拦路虎”。绥江县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决战脱贫,2018年末,累计出列31个贫困村,脱贫10959户4526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29%,成功实现贫困县退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和阶段性胜利,创造了脱贫攻坚的“绥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