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毕业生祁虹谷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招生考试合格通知书》,她也成为该校2019年面向全国招生的10人之一。
祁虹谷所考的乐器是大提琴,在此之前,云南省仅有1人凭借着大提琴考进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是在30多年前。
能被中国顶级音乐学府所录取,祁虹谷立马变成不少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当“武亦姝父亲每天4点半关手机”刷顶热搜的时候,人们也很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教育,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来?
“不拉琴并没有想象中的舒服”
7月9日,学生已经放假的盘龙小学校园里静悄悄,记者见到了刚学琴回来的祁虹谷。小姑娘扎着马尾,有着区别于同龄人的沉静、内敛。
但当她开口聊起音乐的时候,班主任阳映玲有些吃惊,“她平时比较内向,但是现在感觉话匣子被打开了。”
祁虹谷4岁半开始拉大提琴,练琴近8年,她的手已经有一些变化,比如说按弦的左手手指要明显长于拉弦的右手手指,左、右手大拇指以及右手食指上也鼓出了明显的老茧包。
练琴的时光重复而又单调,每天练琴3—4个小时,也会让小虹谷产生倦怠,“我不想拉琴了,还会边拉边哭,妈妈说你不想拉就先放放,我尝试过每天睡到自然醒、晚上自然睡的日子,但是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舒服,心里面总是空落落的,原来我喜欢的是拉琴时那种充实的快乐,那才让我有安全感。”
拉大提琴是一个体力活儿,为了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去完成练习和课业,祁虹谷也给自己制定了每周锻炼计划,跑步、跳绳等,让她能活力满满应对压力。
为了保证每天练琴的时间,祁虹谷总是尽量将作业在学校里完成。她不仅琴技日益精进,文化课也走得很扎实。这一切,阳映玲深有体会,“她是班上年纪最小的孩子,一年级才进校的时候,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但是6年过去,虹谷已经长成一位谦恭、平和的优秀学生,在同学中也有较好的人缘。”
成千上万遍练习 才有致胜15分钟
得益于盘龙小学浓厚的艺术教育氛围滋养,祁虹谷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并感染了身边不少同学倾心于大提琴,但她说在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这件事上,一家人都非常“顺其自然”。祁虹谷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才觉得“可能有点希望,不如去试试吧”。
2019年,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大提琴专业面向全国招收10人,祁虹谷以优异的成绩排名第5。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初中入学考试分为3个部分:乐器专业考试、视唱练耳、文化课,2019年文化课的比重有所提升。
“其实每个人一站到舞台上,是不是个花架子,还是有实实在在的东西,老师一听就知道了,我觉得只有通过时间的累积,才能保证自己应考时候的状态是百分百的。”乐器专业考试时,要连续拉大提琴15分钟,所拉的协奏曲和乐曲多得让祁虹谷“已经记不清了”,怎样才能保证每一首曲子都完美呈现,靠的是平日里上千上万遍的大量练习。
专业要过关,文化课也不能落后。文化课考的是人教版教材内容,而祁虹谷在昆明学的是苏教版,为了在文化课考试中不失分,祁虹谷下足了功夫,同时复习两套书,做了一张又一张试卷。对于祁虹谷来说,每一步路都没有白走,每一份付出都看得见亮光。
妈妈是偶像 也是“同学”
在祁虹谷心里,虽然练琴是种孤独的考验,但是追寻音乐的道路上自己不孤单,她最强有力的支持者就是妈妈。
妈妈王亭戈是小虹谷的偶像,说起妈妈,她会竖起大拇指:“她超棒,做事超有效率。”
王亭戈是云南省古筝协会副秘书长,自己也组建有乐团,平日里工作较为忙碌,但是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她说自己特别能分得清轻重。所有的事情,都要为孩子的、以及自己着手做的音乐教育“靠边”。
“我一直倡导做时间的主人,也是这么教育孩子的,事情非常多,带着孩子又要练琴又要学习文化课,还有工作上的事,我将所有安排都放置在时间表里,一条条列好,再逐步去完成,另外,我从不睡懒觉。”王亭戈每天5点钟起来,开始着手处理一天的工作,小虹谷受到妈妈的影响,也不爱贪睡赖床。
吾家有女初长成,回忆起女儿的大提琴之路,王亭戈说幸好当初尊重了孩子的选择。祁虹谷2岁时拍照片,狂哭不止,拿了一个小弹拨乐器道具给她,立马就不哭了,后来在朋友家听到大提琴演奏的《爱的礼赞》,小虹谷立马被深深吸引,一家人最终决定让其学习大提琴。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拉出来的声音超级难听,刺耳得不得了,我真的是捏着拳手,极尽忍耐地告诉孩子,你拉得不错。”鼓励教育伴随了祁虹谷的一路成长,她说在自己快要坚持不下去时,总有妈妈充满力量的鼓励和慰藉。
王亭戈则表示要感谢女儿,因为自己也会有倦怠的时候,是和女儿的心有灵犀、相互扶持,才让她们看到今时花开,“有时她会泄气,有时我会泄气,就相互安慰和鼓劲,幸好,我们的倦怠都没有凑到一起,哈哈哈。”
相比起“女儿偶像”的定位,王亭戈更愿意将自己摆放在“同学”的位置。“这里的同学不是指同窗,是同时一起学习,同心、同乐,一同享受音乐、感受生活。”
小虹谷给人的感觉很“稳”,不急不躁,让我想到一个词:静水流深。
采访过程中,小虹谷还聊起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她对每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风格都非常感兴趣,娓娓而谈,很有见识。想起她班主任说的,孩子的每一篇作文,写的内容都与大提琴有关,看得出来,她是真正地热爱音乐。
聆听她的成长故事以及家庭教育。鼓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的:你为孩子贴上什么样的标签,他就一定会去印证这个标签,你说他糟糕,他就会糟糕给你看,你说他优秀,他就会优秀给你看。
不得不说,虹谷母亲非常有鼓励孩子的智慧。
“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每一分钟都不会浪费。”也是被虹谷妈妈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因为,陪伴孩子的过程,何尝不是挖掘一个更优秀自己的过程。
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小虹谷那样,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努力追梦。这样才能无愧于璀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