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正文
这个“VIP服务”,真的可以有!
新华网    07-23 16:44:13

“喂,史大姐,您和樊大哥出来了吗?我这边出发了,一会儿见!”每周一三五,贾贺在发车前总要给史大姐打这样一个电话。

贾师傅是浙江畅达运输股份有限公司1路公交车的驾驶员,开车往来于台州温岭的大街小巷。

6年前,他发现每隔一天就有一对夫妻来乘车。丈夫樊大哥,身患尿毒症,无法独立行走。妻子就是史大姐,每次都要陪丈夫到医院做血透。

上下公交车对这两口子来说都是一件难事。

贾贺看在眼里,为之动容。

从此,他就担负起将樊大哥背上背下的“分外事”。

这一背,就是6年。

畅达公司内部无人知情,直到前几天,史大姐推着丈夫带着锦旗上门道谢。

1


6年前


乘车常被嫌弃的夫妻俩

心头一热:

有位司机不一样


史大姐和樊大哥结婚多年,婚后樊大哥身体状况一直不好,所以两人也没要孩子。前些年,樊大哥身体状况急剧恶化,还患上了尿毒症,只能靠定期血透来维持生命。

史大姐默默扛下一切,每周一三五,她都会带着丈夫到离家十多公里外的温岭市中医院做血透。

公交车上上下下,对于正常人来说不费吹灰之力,可对这对夫妻来说却太不容易。

患上尿毒症以后,因各种并发症,樊大哥没法走路了。

史大姐身体也不好,动过几次大手术,一身后遗症,常常使不上劲。

“因为嫌我和我老公上下车麻烦,占地方也占时间,碰到过一些司机,看到我们这样,拒绝我们上车。”除了叹息,史大姐无能为力。

直到6年前的一天,史大姐和樊大哥搭上贾贺的1路公交车。

“我清楚地记得,当时我拦下贾师傅的车,然后准备搀扶我老公上车,让我没想到的是,贾师傅立即停车,几步跳下来,从我手里接过我老公,替我将他扶上车,还帮我老公争取了一个座位。”

贾贺和史大姐沟通了几句,得知情况后就发出邀请。“史大姐,如果时间对得上,你都可以来搭我的公交车,我可以给您和樊大哥搭把手。” 

他们互留了手机号码。

2


背患病乘客上下车

他坚持了6年

记者亲历,贾师傅的日常是这样的。

早晨,东方刚有鱼肚白,他就起床了,简单吃口早饭,他就迎着朝霞来到温岭市客运中心,然后就给史大姐打电话。

1号公交的头班车6点半出发,从温岭市火车站始发,大约15分钟,就能开到“大池陈”站。此时,史大姐用轮椅推着樊大哥已在等候。

车一停稳,车门一打开,贾贺让其他乘客先上车,自己从前门下去,熟练地扶起樊大哥上车,史大姐则赶忙将轮椅折叠收好,一起跟上来。这时,贾贺已经安排樊大哥坐下了。

“谢谢贾师傅!”这一句道谢每次都有,但每次史大姐心头依然会热,眼眶仍有湿润。

“这个驾驶员人真是好啊!”车上的乘客也会赞叹。

由于樊大哥自己行走太慢,贾贺怕扶他上车耗费时间太多影响其他乘客赶路,后来他干脆直接将樊大哥背上车。

车子开过7站,到了“医疗中心”站,贾贺又将樊大哥背下去,然后嘱咐史大姐小心。“碰到什么困难记得给我打电话。”随后,他驾车继续开往下一站。

樊大姐在医院治疗和血透一般要持续几个小时,午后1点多才能做完,这时贾师傅的电话来了。“喂,史大姐,你们这边好了吗,我这边车子开过来了,大概20分钟就能到‘医疗中心’站,我接你们回去。”

6年来,这样的场景再现,不下千回。

近一年来,樊大哥情况有所好转,在别人的帮助下,能够自己站立和挪步。但是,贾师傅还是和之前一样,把樊大哥背上背下。

偶尔,史大姐和樊大哥因为一些原因,没法赶上贾师傅的车,他会给后面一班的同事打电话,委托他们关照。



3


从“移动监狱”到“移动的家”

司机笑脸迎乘客

乘客也会笑脸迎司机

作为一个领低保的家庭,史大姐和樊大哥一直想不好用什么样的方式感谢贾贺。

“前段时间,我和亲友们提到了这个事情,他们都震惊了,不敢相信我和老公能遇到这么好的公交司机。在他们的建议下,我去订做了一面锦旗,决定到贾师傅上班的地方致谢,让他的单位知道,贾师傅是这么好的一个人。”

上周,除了看病外很少出门的史大姐,特地推着樊大哥,赶到贾贺的单位送上了锦旗。直到这时,单位才知道贾师傅坚持6年助人的感人事迹。

浙江畅达公司巴士公交车队队长王家良知道这事后感慨万千。“贾师傅一直是个好人,但我想不到,他能够一件好事坚持6年。”

“5年前有一次路上发生车祸,贾贺开车经过看到了,当时天下大雨,伤员在雨中被淋得湿透,他下车用雨伞为伤员遮挡,直到救护车赶到。”

“还有多次,他开完末班车,车上有乘客下车,提着大包小包不方便,他就主动提出用私家车送乘客回家。”

“贾师傅是安徽人,他背井离乡到我们这边上班的时候,才30岁出头,现在45岁了,是我们这里的优秀党员。”

……

同事们都打开了话匣子。

面对这些,贾师傅显得有些羞涩。“没有他们说得那么好,我只是摸着自己的良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贾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实他曾经也对这份工作迷茫过。“头两年,我对每天一模一样的线路开来开去感到很厌烦,每天心情很糟糕,我把自己开的公交称为‘移动的监狱’,将我死死困在公交上。”

“后来,同事舒幼民待乘客如亲人的感人事迹被挖掘出来,我感触很深,觉得原来公交工作也可以做到这么有温度。于是,我开始留心,尽可能为乘客行方便,从他们的角度想问题。那个阶段,我把公交当成了自己的‘移动办公室’。”

“现在,我学会用心去对待乘客,我笑脸迎他们,他们也会笑脸迎我,我跟他们问好,他们也会关心我的衣食住行。到后来,这条线路上的很多乘客都成了我的老朋友,他们喜欢坐我的车,我看到他们上车,感到非常亲切。公交车已经不再是我工作的地方,更像是我‘移动的家’。

有人曾说

善良是天生的

是一种从内到外散发出的


对全世界温柔以待的心情

“摸着良心做事”

面对有困难的乘客

贾师傅用实际行动

温暖了无数人

让来去匆匆的公交车

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温度

为热心的贾师傅点赞!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