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借赛装节国际化 云南楚雄彝绣产业跑出“加速度”
云南网    07-23 21:50:38

00300788852_c80c76d0

彝族传统彝绣。秦明豫/摄

彝族赛装节已有1353年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乡村T台秀”,2016年起,彝族赛装节这个楚雄州的地方性节日被上升到全省、全国层面全力打造。经过四年的品牌培育,2019年的赛装文化节又升格了,名字前戴帽“丝路云裳”意味着赛装文化节的国际化正在加速。

2016年,以彝绣为主题的服装首次登上北京国际时装周大舞台,千年彝绣首次耀眼国际时装界;2017年,楚雄州将彝绣服饰和“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带到了上海大剧院;2018年,以彝族服饰和彝族歌舞为主题的《彝乡之恋》登上北京中央民族剧院大舞台;2019年,彝绣特色成衣时装成功登陆上海时装周。 据楚雄州委常委、州委宣传部部长徐晓梅介绍,今年九月,楚雄彝绣将登陆纽约时装周,10至12月《云绣彝裳》还将进行全国巡演。徐晓梅说:“之所有取名《云绣彝裳》,‘云绣’涵盖的是整个云南的刺绣,楚雄彝绣是云南刺绣的排头兵、先行者,从这个层面讲,赛装文化节是一个云南各民族刺绣文化集中打包向外展示的平台。”

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楚雄州分别接待游客2539万、3638万、4460万人次,增长25%、43%、23%;分别实现旅游总收入178亿元、333亿元、452亿元,增长68.6%、86.7%、36%。徐晓梅说:“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数据直观呈现出,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与旅游经济的增长紧密相连。”

据徐晓梅介绍,目前楚雄州共有彝绣协会(合作社)57个,彝族服饰传习所14个,彝绣经营户400余户,绣女7万余人,彝绣产业年产值突破1.5亿元。普通绣女年均收入两万元左右,能绣出高质量产品的绣女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楚雄州下一步将打造彝绣数据库,这是一个面向全球设计师开放的系统,如果设计师采用了其中的工艺和纹样将付费。彝绣数据库包含了绣娘数据和纹样数据,这既是IP的保护,也是依托大数据系统助推彝绣产品的开发利用。

从今年起,云南省决定将“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提升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节庆品牌。据楚雄州文产办副主任周兵介绍,今年的赛装文化节在名字前面加了“丝路云裳”,即“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这意味着节庆档次进一步提升,区域覆盖延伸至南亚、东南亚地区,同时也意味着赛装文化节正加速走向世界。

目前,楚雄州抓住沪滇文化帮扶的重大机遇,与国内大型服装企业上海东方国际集团合作,从服装材料、创意设计、加工生产、市场销售、品牌培育五个环节打造彝绣全产业链,已和多个国际知名品牌和设计师形成合作关系,其中就包括了东方国际集团旗下的“TOP100全球设计师联盟”、斯凯奇、百思图、凯迪拉克等,通过打造联名产品,将彝绣移植到这些品牌的服装、休闲鞋、箱包、化妆品之上,借助品牌效应和强大的销售渠道跑出彝绣产业国际化的“加速度”。(云南网 记者秦明豫 吕瑾)

编辑:谭石艳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