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2019年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青年交流年”,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献礼建国七十周年,第四届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夏令营近日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营。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欧洲处处长杨金成、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副校长张宝钧、匈牙利驻华大使白思谛、克罗地亚共和国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拉脱维亚驻华使馆副大使依古娜、斯洛伐克驻华使馆副大使脱寞、北马其顿共和国驻华使馆代办佐理查·塔什科夫斯卡、斯洛文尼亚驻华使馆副大使马博洋,以及来自中东欧16个国家、31所孔子学院的千名师生等齐聚北京语言大学,出席了本次活动。
开营仪式正式开始前,举办了中东欧青年校内巡游活动,各国孔院营员身穿民族服饰,携手漫步在北语梧桐大道上,尽情感受“小联合国”的风姿,展现青春风采。
开营仪式上,参训学员与北京语言大学学生共同献上了一场多语言、多文化的演出。随后的文艺表演中,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孔院表演了武术,《多瑙河武魂》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孔子课堂则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自由与爱情》《登鹳雀楼》,让人动容。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孔院的歌伴舞《半壶纱》走进古风中国,亦真亦幻中连接古今中国。最后,北京语言大学的马头琴独奏《万马奔腾》将气氛带至高潮。在大家热烈的欢呼声中,中欧文化激情碰撞,架起友谊的桥梁。
从2016年开始,孔子学院总部连续举办四届特别设立的“中东欧国家孔子学院夏令营”,累计3500余名师生来华访问。截至目前,中国与中东欧16国合作建立了34所孔子学院和44个孔子课堂,学员5.2万余人,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参与人数51万余人。
“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17+1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落脚点,启动6年来,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扩展,合作成果超出预期。北京语言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紧随时代脚步,继续担负其推广汉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光荣使命,为促进中国与中东欧的文明互鉴互信努力,助力中欧关系新时代的开启。(光明日报 全媒体记者邓晖 通讯员蒋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