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任翊翔)过去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应征入伍,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军营,如今脱下戎装仍然保持着军人的优良作风;过去为支持丈夫,将照顾老人、子女的工作一人扛,如今变身志愿者,将奉献精神继续延续……他们来自由退役军人、军属等组成的官渡区军人之家志愿者服务队,他们虽已退役或退休,但仍继续播撒爱心,将奉献爱心变成人生追求。
军嫂志愿者服务队播撒爱心
今年元旦,官渡区蓝天小区的一群军嫂包好饺子,邀请当时还在筹备期的官渡区军人之家及社区工作人员过来坐坐。
热腾腾的饺子上桌,军嫂李建年以茶代酒敬大家:“感谢你们对我们退役军人和军属的关心照顾!”话说到一半,官渡区军人之家工作人员打了个岔:“李嫂子,听说咱们军嫂经常义务帮助社区服务,想不想加入我们军人之家的志愿者服务队?”
这个想法与这群军嫂的想法不谋而合。“你看我们这么多军嫂,想当志愿者都没途径,只能问问社区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如果能有个官方平台就太好了!”李建年说。
1月18日,昆明市首个军嫂志愿者服务队成立并授旗。她们都是五六十岁的军嫂,带着一腔热心肠,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服务工作。
河道清淤、文艺展演、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入户宣传、母亲节到敬老院看望慰问……最让军嫂们印象深刻的,则是为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同为部队家庭,军嫂们入户悬挂“光荣牌”对这些家庭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军嫂,参与志愿服务是我们光荣的责任。我们将志愿者风采展示到群众面前,为社会、居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还要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李建年说。
军嫂志愿者服务队,是官渡区组建的6支退役军人、军属志愿者服务队之一。来自关上街道关上中心区社区的退役军人党员、文化、应急、社会治理、军嫂志愿者服务队,和福发社区的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加社区建设,为社区居民提供帮扶服务,既提高了退役军人回馈社会的积极性,传递了正能量,又实现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查队展军人风采
5月17日上午,官渡区森林公园内聚集了不少晨练的居民,突然,两名“暴恐分子”闯了进来,挥舞着棍棒、刀具向人群“乱砍乱刺”,有多人不同程度“受伤”,情况万分危急。听到人们的呼救,正在附近巡查的关上中心区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查队一边迅速冲上前去,一边报警求助。在增援队伍赶到之前,巡查队员从远距离对“暴恐分子”呼喊、劝阻,到就近围拢拦阻,一步步将他们逼到角落。增援队伍赶到后,大家齐心协力将“暴恐分子”制服,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并对“伤员”进行救护和护送……
这一幕,其实是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查队的一次防恐演练。
关上中心区社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查队是全省首支在社区成立的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查队伍。巡查队组建以来,一直坚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坚持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等社会治理工作,展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良好精神风貌。
退役军人,虽然离开了部队,但是在部队锻炼的体魄、磨炼的意志逐渐地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一点一滴地体现出来,无论身处何方,担任什么样的角色,都在心中一如既往地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虽然我们已离开军营,但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军魂常在,兵心依旧。‘让军人成为社会最尊崇的职业’……这些话经常在耳边萦绕,也是激励我们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即使脱了军装,决不失军人本色,离开军营,永不丢责任和担当,随时听从党的召唤。”退役军人志愿者张霖说,“但凡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一定能够做到有召必回,时刻准备着!”
自志愿者巡查队成立以来,官渡区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志愿者巡查队作用,组织巡查队每周开展社会治理巡查工作23次,充分发挥退役军人社会服务功能,满足他们参与社会事务的需要;军嫂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残疾人爱心帮扶活动,自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活动,对涉军群体积极回馈社会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除了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官渡区军人之家还组织44名退役军人和其他离退休老干部,开展“保护滇池,助力创文,官渡银霞志愿者在行动”公益活动,丰富老年退役军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今年,官渡区将在全区范围内逐步推广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建设经验,在满足退役军人参与社会事务需求的基础上,拓展退役军人保障体系“自我服务”模式。同时,还将组建退役军人健走队、马拉松跑团、篮球队、足球队、合唱团、真人CS竞技队等退役军人兴趣组织,鼓励退役军人积极融入社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为社区“军人服务站”工作开展探索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