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愿后退半步生。宁愿死在山顶,也不愿死在山脚。只要战斗需要,我宁可像炮弹一样粉身碎骨。”8月3日下午,在昆明竹子口腔医院的会议室里,滚雷英雄安忠文铿锵有力的声音,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人。
安忠文分享自己的战斗故事
这是昆明竹子口腔医院举办的“向‘最可爱的人致敬’·英雄事迹分享会”的一个场景。
分享会现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在当天的分享会上,主办方分别邀请了多位从五十年代初解放大西南的老兵开始到2010年参军入伍的武警战士,来自不同年代的军人,讲述他们从军报国的故事。
昆明竹子口腔医院员工听取老兵们分享事迹
八位同志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讲述了一个个忠于职守、舍生忘死、感人肺腑的感人事迹,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不少人感动落泪。
说到动情处,安忠文站起来敬了一个军礼
首先作分享的安忠文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英雄,生于1963年9月,1981年,作为家中的独子,他瞒着父母报名参军,来到了原第11军31师92团服役。在部队,这个彝族青年表现出众,很快担任了92团2营5连班长。
安忠文和妻子从昆明竹子口腔医院董事长陈建清手中接过写有“彝族之鹰”的书法
安忠文1984年3月入党。这一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安忠文在请战书中写道:“宁可前进一步死,也不愿后退半步生。宁愿死在山顶,也不愿死在山脚。只要战斗需要,我宁可像炮弹一样粉身碎骨”。
1984年4月,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收复者阴山10号高地的过程中,安忠文在冲锋时踩到了地雷被炸伤,为了减少战友们的伤亡,他没有退出战斗,而是继续采用匍匐前进、滚进等战术,想用身体为战友蹚出一条路来。于是他拖着已被炸伤的右腿,以血肉之躯,强忍着疼痛,在雷区为战友们滚出一条13米的“生命线”,用身体引爆了一枚枚地雷,直到昏倒在血泊中。战友们踏着他滚出的通道很快拿下了者阴山3个高地。
战后,安忠文被紧急送往原昆明军区总医院,昏迷了15天后终于醒了过来,从他身上取出了密密麻麻的弹片。然而他的双眼却再也看不到光明。刹那间,巨大恐惧感笼罩着这个年仅20岁的战士。与此同时,大量的慰问信送到了安忠文的手中,渐渐地,他的内心受到了触动。
“当时有一位老大娘来看我,和身边的护士说,她已经60多岁了,而我才20来岁,能不能把她的眼睛挖下来给我换上。”这些话安忠文至今记忆犹新,也是激发他坚强活下去的动力。
治疗时由于害怕伤及大脑,安忠文是当时极少数要求不打止痛药的战士,他经常疼到冒汗,却不吭一声。因为腿部严重感染,他多次接受截肢手术,在最后一次手术时,安忠文的举动更让大家印象深刻。当时接受了半麻的他,躺在手术台上唱了一首歌:一条腿保边疆,一只眼睛好瞄枪……
安忠文用身体滚雷的壮举,鼓舞着全军将士。战后,他被昆明军区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2015年,安忠文在陵园祭扫时偶然听妻子提起,许多烈士并没有照片,偶尔有一张照片也因常年风吹雨淋,渐渐消失了。于是安忠文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牺牲的战友们寻找照片,让后人记住他们的音容笑貌。为了搜集烈士资料,他发动了全国各地各个部队的战友和烈士的亲人,有时一年要往返烈士陵园四五次,行程达5000多公里。
找到照片后,安忠文自己无法辨认,只好依靠妻子帮着整理归类,再联系战友核对照片的准确性。经过不断努力,安忠文共找到了101张烈士照片,将它们制作成瓷像后送到了烈士陵园。
安忠文在分享自己和战友们的战斗故事
“虽然我失去了眼睛,但心中依然是一片光明,自己比那些牺牲的战友多活了三十多年了,很知足。”分享会上,安忠文讲述了一个个身边战友们舍身报国的事迹。他说,一个民族必须要有信仰,要有民族精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同志们要传承好红色基因,只要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连在一起,实现中国梦、复兴大中华就有希望。
安忠文唱起了《祖国,我永远是你的兵》
最后,他以一首南疆战士创作的诗歌和一曲《祖国,我永远是你的兵》结束了自己的报告,赢得阵阵掌声。
杨胜清分享自己的剿匪故事
1950年入伍的杨胜清老战士讲述了自己参军剿匪的经历。谈到自己的指导员和排长牺牲的情节时,今年已是86岁高龄的杨胜清禁不住掉下了眼泪。
“很多战士没有享受到革命胜利的成果,能够活到现在,我已很知足了。”杨胜清说,作为年轻一代,一定要好好珍惜当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这是无数的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马良泽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1970年入伍的马良泽说,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作为一个老兵,要感谢这些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我们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居安思危,记住这些最可爱的人,传承好这种爱国精神、战斗精神。时代需要这种精神,希望学校加大爱国主义教育,让新一代的健儿们知道这些英雄,记住这些英雄,用他们的精神激励我们后人。
金卫国作分享
1974年入伍的金卫国分享了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故事。
张汴芳作分享
金卫国的妻子张汴芳1975年入伍,是一位战地医院的护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她抢救了一个又一个从一线抬下来的伤员。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她负责照顾的70余位重伤员全部活了下来,许多战士康复后专程从其他地方跑来看望她。
万世平作分享
1978年入伍的万世平曾经在测绘部队服役,负责建设区的水源普查。他分享了自己日行百里、风餐露宿搞普查的故事。
祝龙江作分享
1995年入伍的祝龙江是一位武警兵。他分享了武警部队参与自然灾害救助以及维稳的故事。
晏祥锦作分享
2000年入伍的晏祥锦,分享了自己转业后担任扶贫干部的辛酸苦辣。
陈建清代表主办方昆明竹子口腔医院致欢迎词
现场展示收到的书法作品“最可爱的人”
昆明竹子口腔医院董事长陈建清说,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使命,涌现出了不同的战斗英雄,今天听了英雄们的故事,深深的感到英雄们深藏功名,在部队,保家卫国;到地方,为民造福。一辈子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朴实纯粹书写了精彩人生。今天大家身在和平年代,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传承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战斗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为祖国强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何林洁现场朗读《谁是最可爱的人》
分享会上,嘉宾何林洁朗读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
昆明竹子口腔医院为分享嘉宾们送上了鲜花、节日礼物,还为大家建立了口腔健康档案,赠送了终身免费治疗卡,承诺为他们提供优质的口腔保健服务。
昆明竹子口腔医院为分享嘉宾们送上了鲜花
医护人员为安忠文等人作口腔保健服务
分享会前,昆明竹子口腔医院负责人还带着鲜花、礼物,前往部队医院,亲切看望了1945年入伍、今年95岁的抗日老兵亓伯荣,祝福老人家身体健康、幸福快乐。(记者张居正/文 亓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