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必须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这是现今我党组织原则的针对性、指导性、权威性导向。在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中,也提出了选拔任用干部时,必须要坚持党管干部、全面从严治党原则,保证党的领导干部能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推进。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必须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政治标准是我党用人的首要标准,这也是我党长期以来一直贯彻坚持的用人方针。干部的政治表现,决定了其能否在日常工作中牢固地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而这些基本问题,更决定了领导干部是否能够真正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了其能否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需要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的优秀队伍,因此,要严把政治关,夯实政治基础,考察政治素质,决不能在这些原则问题上有一丝松懈。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必须强调领导干部的专业能力。习近平提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而领导干部的专业技术、专业能力、专业精神,更应当成为我党在组织用人的过程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考核标准。要知人善任,物尽其用,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注重岗位与能力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时,也要努力发展“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人才的使用和人才的培养并行,在使用中提升领导干部的能力,在培养中激发领导干部的干劲,把领导干部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把持续提高党的组织建设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相统一,满足中国社会转型期对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才需求。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必须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对人民必须坚守的信念,干净是党员领导干部对自身对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担当是党员领导干部对工作对责任必须坚守的原则,三者有机结合,互为补充,也正是我党在用人的过程中,对所用之人进行道德素质和表率作用的遵循。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到忠诚干净担当,让党中央放心,也要让人民满意,更要无愧于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检验,创造出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相一致的业绩。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必须着眼于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好的人事制度应当是走在前面,能够对我们的具体工作实践起到引导作用,能够促进人才的发现、保障人才的使用、提升人才的能力、支持人才的流通,让有德有才有能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制度安排下施展抱负,让无德无才无能之人原形毕露。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人才的使用“是一件大事,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是百年大计”,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让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都成为战斗堡垒,成为一面旗帜,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更辉煌的成绩,不断由胜利走向胜利。
(作者朱静雅 云南财经大学讲师、云南大学在读博士,本报特约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