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李红鸾 8月21日,出生于云南楚雄的90后博士小王,为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小王在昆捐献出241毫升造血干细胞,就在返程前夕,小王接到医院紧急电话,原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不足,需要再次捐献。小王毫不犹豫地答应再次捐献。
8月22日,小王又一次躺在采集床上,深红色的血液再次从他的手臂缓缓流出,通过采集管分离出造血干细胞,然后回输到体内,周而复始地采集、分离,到中午12点,又采集了182毫升,至此,小王两天内采集两次,共捐献423毫升,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光荣地成为云南省第1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王今年27岁,9月份即将到中科院读博士,2012年,还在读大二的他在学校的一次红十字会的宣传活动中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记者了解到,近期小王的学业非常繁重,他是一些科研项目的直接参与人,当他接到云南省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的造血干细胞和一名白血病患者的配型成功,问他愿不愿意捐献时,小王想到自己的捐献能挽救别人的生命,还是毅然放下手上的工作,答应来捐献。并积极配云南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完成高分辨血样检测和体格检查等流程,且各项结果均符合捐献条件。
和别的捐献者不同,捐献的这两天,小王并没有亲友来陪同,原来他是瞒着所有的亲友和同事的,“这次捐献,我认为是一件简单的事,简单的事简单办,我不想告诉父母,不想让他们担心,也不想告诉老师同学和同事,他们都太忙,我不想给他们添麻烦,只想让他们安心工作。”而在前两例捐献时,小王在打完动员剂后,都去各医院默默地陪伴在他们身边。他并不是不需要陪伴,望着这位才27岁的准博士,娃娃脸的面容却有一颗独立的心,他的善良又为人着想的性格让他人感动,还好在捐献期间,原来捐献过的志愿者和中华骨髓库云南分库的工作人员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予这善良的人以暖心的照顾。
小王表示,他在微博上看了很多捐献的事例,对他的影响很大,捐献过后,他也会发微博来影响更多的人来加入捐献行列,他说“我认为我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我希望自己的捐献行为能够带动更多人关注、加入中华骨髓库,特别是大学生,年轻又有活力,比较容易恢复,希望能有更多的患者得到医治,早日康复。”
大爱无言,让我们一起为像小王这样有爱心的年轻人加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