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原创 正文
【云南最美基层民警】背着干粮去下乡的王品舜
昆明信息港    08-29 21:45:00

“社区里哪家有啥事?有几口人?性格怎么样?我都很清楚,他们都是我的邻居,这里就是我的‘家’。他热情洋溢地说道,他就是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公安局恩乐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王品舜。

背着干粮去下乡

“既然是在派出所工作,当然是从下乡入户走访开始。”王品舜忘不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自己刚从警时的经历。那时,为了方便给群众办事、接处警,镇沅县公安局振太派出所的每个民警都配有一辆自行车和一盏煤油灯,自行车是出行用的,煤油灯是工作照明用的。

在乡下山区,自行车很多时间都派不上用场。所辖19个村、308个小组,最远的村子离派出所有70多公里,基本都是山路,根本无法骑自行车,王品舜和同事大多都是徒步巡逻、走访。

中途没有吃饭的地方,每次下乡都是背着干粮,饿的时候就停下来吃点随身带的饼干、喝口水,补充能量,之后又继续赶路。路程远的,每次走访可能就是半个月,在村里就寄宿在群众家,在路上就躺在树林里,案子办完了,就继续在村寨开展法律宣传,遇到农忙的时候就主动帮助老乡收割。

“神通广大”解难题

无论在振太镇,还是在恩乐镇,王品舜都有一个“神通广大”的外号。有一段时间,振太镇秀山村团山小组内接连发生了偷鸡案件,群众纷纷找到王品舜,要求抓“偷鸡贼”。

在群众积极配合下,王品舜很快就摸清了情况,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这种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确是群众最关心、最在意的,也是王品舜最用心和最拿手的,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生产生活的案件,王品舜总是第一时间上手、很快侦破、成功解决。

IMG_4635

为此,社区的群众还特意给他取了“神通广大”的外号,家里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都会向他求助。

2017年的一天,王品舜接到一个从四川打来的电话。在电话里,一名女子哭诉“我十四五岁的时候母亲被人拐卖,现已失散三十多年,找到母亲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由于这件事情时间跨度太大,信息不全,线索很少。王品舜只能根据女子提供的线索,到户籍地所在地挨家挨户询问寻找,但找了一个多星期,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王品舜回到家后,翻出自己工作日记,寻思着所有可能有用的线索和方法,终于从工作日记中发现了他在走访中和一些老年人交谈的信息。

经过再次走访后,反复核实,终于发现了女子的家人。接着,王品舜根据提供的电话,联系了该女子的外婆到派出所与女子及其母亲相见。

“孩子啊,30年了没想到还能见到你!”在派出所内,年近八旬的老人抱着年过半百的女儿喜极而泣。本来只是抱着一线希望试一试,没想到王品舜竟在短短时间内圆了三十多年的寻亲梦,一家人相拥而泣,对“神通广大”的王品舜万分感谢。

以心换心成“自家人”

“只要你把他们当朋友一样去处,用心替他们着想,他们便会把你当成‘家人’。”这是三十年的社区民警工作给王品舜的深刻感受。

上个世纪90年代,王品舜在破获团伙盗窃案时,有一名十四五岁的“小伙子”受到了王品舜特别关爱,通过几次深入交谈了解到,原来他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所以才会动了歪心思。王品舜多次上门做孩子的工作,他像一个大哥哥一样,反复劝诫他,年纪还小,要通过自己勤劳过上好日子,经过耐心细致的做工作,最终在王品舜的耐心劝诫下孩子改过自新,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2002年的一天,王品舜被告知有人来派出所找他,起初王品舜以为是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可谁知,男子见到他,一开口便是向他道谢:“王警官,我以前不懂事,谢谢你当年及时劝说了我,让我不至于走上歪路。”

王品舜听了一时摸不着头绪,在后来男子的叙述中才渐渐回忆起来。原来,男子正是20年前处理的偷鸡的那个“小伙子”。如今,他早已改邪归正,成为一名专业橡胶种植户,通过勤劳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昆明信息港 记者合宇聪)

编辑:上官艳君    责任编辑:徐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