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各个队伍各个项目都很有特色,做到了现代科技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同时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日前,在清华大学罗姆楼举行的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艺术与科技赛道现场赛上,评委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欣喜的说。
比赛中,参赛团队带来了各有千秋、精彩纷呈的作品展示。经过网络评审及选拔,共有8支团队入围艺术与科技赛道现场赛。
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艺术与科技赛道现场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黑弓这个名字源于团队对后羿射日的神话里挑战者的姿态的想象。”黑弓团队成员于博说。在现场展示中,于博介绍了黑弓团队在艺术、空间、秀演、品牌塑造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挑战的过程。这次他们呈现的作品是《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展,融智能科技、机器人舞台、民乐演奏、古典和现代舞蹈与多媒体互动于一身,营造出一个美轮美奂如梦如幻的沉浸式场景。
“艺术点亮未来,科技奏响古韵”,墨甲机器人团队聚焦于传统音乐的机器人智能化演绎。墨甲机器人乐队由玉衡、瑶光、开阳三位“乐师”组成,三位机器人分别演奏竹笛、箜篌、排鼓。团队成员曾强说,墨甲机器人可以成为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机器人代表着科技感,受到年轻人喜爱,而传统文化可能不那么受年轻人的欢迎。希望可以激发起年轻人对传统的兴趣,用科技感传递传统文化。
视车科技团队主打三维可视化数据应用,他们在汽车三维可视化开发产品解决方案上提供了成熟的解决方案。先后为奔驰、宝马、奥迪、红旗等知名品牌打造了多个数字化应用成功案例。在比赛现场,视车科技创始人黄博渊播放了他们的概念片,影片当中,汽车乘客穿梭于现实和虚拟之间,体验到虚拟现实与真实世界即时互动的呈现的奇妙世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消费者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3D虚拟车展体验,具有广阔的商业落地应用场景。
同时展出的还有作品一即问世便成为微博头条的“清华3D录取通知书”光与盐团队;填补高节拍、大工作范围工业机器人空白的墨狄机器人团队;来自福建鹰潭的鹰航科技团队专注于二轴飞行器革新,实现了让积木飞起来;清清清团队运用人工智能帮助音乐入门者和爱好者学习音乐编曲;SeekLab团队以爱的视角讲述鼓浪屿的美丽故事,让互动者身临其境,体验丰满动人的鼓浪屿。
在评审现场,评委们从艺术性、革新性、功能性、情感与内容、品牌价值和现场答辩等六个方面对参赛作品评分。黑弓、墨甲机器人乐队和视车科技三个团队作品荣获大赛一等奖,成功晋级进入全国总决赛。光与盐文创获最佳文化创意奖、SeeekLab此刻装置团队获最佳新媒体创新奖;墨狄机器人团队获最佳技术革新奖;鹰航科技团队和清清清团队同获艺科新势力奖。
据悉,第二届“京津冀-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是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发起的国际性创新创业赛事。本届大赛主题是“创享未来城市—智慧文创与时尚科技”,分为主赛道、职教赛道、行业垂直赛道、展评活动,其中主赛道设立北京、深圳、郑州、香港、澳门五个国内赛点,新加坡国际赛点;行业垂直赛道设立艺术与科技、数字经济、共享财务三个赛道;艺术与科技赛道属于三大行业垂直赛道之一,由清华大学艺术与科技创新基地(ATI)主办。(科技日报 记者马爱平)